文明实践不仅能弘扬文明新风,改善居民群众精神面貌,更能服务为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近年来,龙泉街道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扩大社会覆盖面,与“五为”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密切联系群众生活的各类活动,让群众生活更温暖,营造和谐便民良好氛围。
文明实践+“为小” 点亮儿童美好未来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营造青少年平安健康成长社会氛围是全社会的责任。龙泉街道常态化开展“为小”文明实践活动,形成“日常陪伴+假期添彩”良好发展模式。结合传统节日和社区实际,开展秋日早教、中秋手工月饼制作等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娱乐的同时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为营造温馨和谐社区氛围,让家长和孩子们在游戏中促进交流,增进感情,寒暑假期间,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根据青少年实际需求开展特色假期活动,加强假期青少年安全宣传,推动青少年“假期生活添彩+安全保障打造”双管齐下。定期开展辖区困境儿童走访慰问,为困境儿童点亮社会温暖新未来。
文明实践+“为老” 情暖老人安度晚年
为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难点问题,让老年人安详晚年生活,龙泉街道推动“文明实践+为老”工作向深向实,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加强走访,收集老年人生活需求和问题,针对性打造“解题方法”,塑造“长效为老基础+定期便民服务+节日温暖关怀”“为老”服务新思路,在滨江社区打造助老食堂,有效解决老年人买菜难、子女照顾不到位问题。龙泉苑社区将美德信用与“为老”服务相结合,老年人可在社区食堂就餐享受折扣。聚合多方资源,定期开展如免费体检、免费理发等便民服务,打造老年人家门口的一条龙便民服务模式。结合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具有节日特色的为老助老活动,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用精美活动和爱心慰问点缀老年人生活。
文明实践+“为困难群体” 社会关怀温暖龙泉
龙泉街道扎实开展助困帮扶工作,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赋能,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通过走访调查,及时了解困难群众家庭情况,按照相关政策条例帮助申请补贴救助,缓解家庭压力。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让文明实践温暖,点亮生活新未来。街道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居民孙元元一家困难情况,帮助其申请贫困补助和大病救助,缓解家庭压力。孙元元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生病公婆,为宣扬精神事迹,街道申报其成为“枣庄好人”和“山东好人”,让好人有好报,让好人享礼遇,文明实践+为困难群体促社会关怀驱散寒冷,温暖龙泉千家万户。
文明实践+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 擦亮心灵健康生活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压力增大和人们社交意愿的下降,心理疾病逐渐呈现扩大化和低龄化发展趋势,对群众健康生活产生影响。龙泉街道推动心理疏导进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健康讲座”聚合平台,方便居民群众了解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和自我调节心情的重要方法,控制调整不良情绪,擦亮心灵蒙尘,享受健康生活。
文明实践+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 全面利民满意龙泉
龙泉街道积极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让文明实践活动更好对接群众需求,联络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从生活利民、文化惠民、宣讲助民打造全方位便民利民新模式。联合医院、志愿服务、政策宣讲等资源进社区,充实群众物质生活。举办社区文化节和一年一村一场戏,搭建群众展示自我、欢乐大家的舞台,丰富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区村居宣讲内容,打造宣讲志愿队,让科学理论、惠民政策、移风易俗等时代“好声音”走入群众心间,焕发群众生活“新面貌”。
下一步,龙泉街道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推动文明实践覆盖社区各层各面,让文明实践成为便民利民的重要手段,营造温暖和谐良好社会氛围。
编辑 | 刘 真(龙泉街道信息调研员) 刘思雯(民政局下沉干部)
责编 | 黄兆富(龙泉街道民政科科长)
校对 | 刘 斌 姚 蕾 孔令元
校审 | 杨 勇
终审 | 翟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