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官桥镇民政科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创新“官爱+N”模式,兜牢民生“保障网”,全力打造“官爱您”社会救助品牌。
一是“官爱+敬老”,守护幸福新“食”光。结合农村养老需求,把“爱心食堂”打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文化大院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实施农村敬老养老服务新模式,实现食堂就餐、休闲娱乐、文化宣传一体化运营。倪楼村坚持“集体补一点、乡贤捐一点、自己拿一点”的运营思路,先后投资3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爱心食堂,为全村29名7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广大村民争做“红马甲”志愿者,根据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时间等给予一定积分,凭积分在爱心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有力激发志愿服务的活力。
二是“官爱+扶幼”,汇聚爱心新动能。对全镇孤儿、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重点群体全面走访排查,为56名三类儿童进行“一人一表、一类一册”登记汇总,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倪楼村依托爱心食堂,建设未成年儿童保护站,扎实推进“四点半学堂”建设,吸纳老党员、退役军人等充实师资队伍,开发课堂内容,以多样化、创新性与趣味性的活动,为孩子们营造阳光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是“官爱+助残”,凝聚人心新阵地。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初步形成“覆盖总支、功能齐全、机制完善”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体系。今年以来总计为230人新办理了残疾证,为59名重度残疾人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全镇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1356人,生活补贴375人。以“如康家园”为依托,构建残疾人温馨家园,如倪楼村结合爱心食堂,把“如康家园”作为居家托养的“中转站”,开展饮食保障、康复治疗等居家服务,同时积极引进饰品组装、包装制作等辅助性就业项目,构建起集日间照料、保障监护、康复训练、劳动就业于一体的集成化服务体系。目前,全镇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如康家园”2处,切实为残障人士打造全面服务的“残疾人之家”。
四是“官爱+济困”,激发治理新活力。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保障范围,全力兜实基本民生底线。今年以来新增低保32户、78人,总数达到户420、786人;新增特困人员20人,总数达到188人;临时救助11户、22人。对未享受救助政策的低保边缘家庭及大病花销较多不能实施临时救助的群众,建立“官爱您”台账,提供个性化的关怀服务,不定期送上节假日上门慰问,用实际行动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编辑 | 赵文菲(官桥镇信息调研员) 姜存银(民政局下沉干部)
责编 | 陈 震(官桥镇民政科科长)
校对 | 刘 斌 姚 蕾 孔令元
校审 | 杨 勇
终审 | 翟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