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有关工作部署,滕州市民政局迅速响应、立即行动,压实责任,局长翟华栋亲自部署调度全市民政系统防范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工作,要求各镇(街)、各民政服务机构提高思想站位,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加强风险防控,全面排查隐患,积极创制社会救助“温暖源”,定制帮扶救助“温暖包”,提升困难群众“温暖度”,织密扎实民生保障“安全网”,全面做好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保障工作。
●突出“早”字,早谋划保障防范措施部署到位
滕州市民政局在2023年深秋时节,开始着手部署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工作,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的通知》和《滕州市2023年“善城暖冬”救助帮扶困难群众系列活动实施方案》,明确4个月的温暖过冬帮扶时间,11个专项温暖过冬活动。与气象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寒潮天气监测研判,为困难群众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强化各镇(街)民政部门对冬季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意识,要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放在首位,切实履行好民政岗位的职责和义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帮扶中的积极作用,向全市社会组织发出《滕州市社会组织“善城暖冬”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倡议书》,号召积极参与到“善城暖冬”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
●突出“全”字,全面摸排困难群众冬季救助需求
滕州市民政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导向、效果为导向”,迅速对社会救助对象及困难群众服务场所的冬季取暖情况开展摸底排查,进村入户全面调查掌握特殊困难家庭、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基本情况,对其家庭自救能力及安全温暖过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摸排,并建立台账逐一登记,切实做到底数准、对象明、问题清。对特困人员危旧住房进行全面排查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对住房确实不能居住的及时动员进入敬老院集中供养。累计摸排全市低保家庭13000余户,特困人员5800余人,对排查出的所有问题,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迅速整改到位,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靠自身和家庭无力解决,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家庭或者个人,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在24小时内先行救助,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确保每家每户、每名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突出“细”字,细化措施精准实施温情救助帮扶
滕州市民政局长期厚植为民情怀,时刻将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急难愁盼放在心头。2023年12月初,为全市18732户社会救助家庭发放取暖补贴1131.35万元。入冬以来,为“急难型”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64人次,发放救助金33.3万元,其中“一事一议”3人次,发放救助金13万元。在低温雨雪严寒天气到来之前2天,迅速向全市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发放御寒棉被和床品1000套,切实兜紧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保障困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落实“三主动”工作机制,畅通救助渠道,保障救助热线畅通,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积极联系爱心企业慈善捐赠电暖气1800台(价值300万元),帮扶我市困难残疾人家庭。与市慈善总会共同筹备“迎新春情暖万家”慈善救助活动,为因病因灾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发放救助金,切实帮助他们缓解生活压力,温暖祥和过节。
●突出“强”字,强化探视巡防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利用大数据开展“网络”巡查,筛查疑似潜在救助对象,进村、入户核查,对确实有困难的群众提供主动救助服务。落实属地镇(街)和民政服务机构对特殊困难群众加强巡访探视制度,建立镇级巡访记录台帐,做到“一天一巡访”。压实村(居)及承接民政业务服务机构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监护和照护服务责任,在寒潮来临前开展“六查六防”(查电路防火情、查煤气防中毒、查用水防冻管、查门窗防透风、查健康防身体不适、查被褥棉衣防取暖物资缺乏)检查探访,排查各类安全隐患,特别是对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要落实“一对一照护”责任人,增强其安全感和幸福感。对流乞人员集中活动区域加密巡查,及时救助23名流乞困难人员,并为其提供棉衣、棉被等御寒物资和食品救助,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编辑 | 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综合信息科
校对 | 刘 斌 姚 蕾 孔令元
校审 | 杨 勇
终审 | 翟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