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医保小知识 | @参保人 关于医保,这些错误“知识”不要信!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05-30  浏览量:  栏目:文章资讯
图片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虚假宣传医保政策,诱导民众使用医保卡购买日用品、将闲置医保卡借给他人使用等。这些行为真的没有问题吗?会造成哪些法律后果?与医保相关的误读还真不少,我们一起来看看。



用医保卡购买日用品,借与他人使用,都是骗取医保资金行为!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医保基金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参保人员不得将医保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不得重复享受医保待遇,不得利用医保待遇转卖药品。若以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为目的,将暂停个人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至12个月,并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条例明确,将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行政处罚结果等情况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平台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惩戒。用医保基金购买日用品等行为都是骗保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刷医保卡买药必须带身份证?不准确!

国家医保局规定,“定点零售药店提供药品服务时应核对参保人有效身份凭证,做到人证相符”中的“有效身份凭证”但这里的“有效身份凭证”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带“居民身份证”,而是指能够证明参保人参保身份的证件和凭证,包括医保卡、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等。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疫苗接种以后要自费?不会!

我国将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人们平时熟知的“一类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等就是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其与医保目录药品是两个不同的资金渠道,属于公共卫生体系而非基本医保体系。



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让个人吃亏?误读!

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正逐渐在全国推广,简单来说,就是职工医保参保人的门诊费用由以前主要通过“个人账户”方式保障,转为现在通过“共济保障”,也就是统筹来报销。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原来从统筹基金划入个人账户的一部分资金不再划入,而是留在统筹基金共济使用。

这里“共济”的本质是保险,把大家的钱放在一起,给发生风险事件(疾病)的人用,共同抵御疾病风险。从表面上看,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参保人当期新计入个人账户的钱减少了,但这笔钱并没有“丢失”,而是用来加强大家的门诊保障。从长远看,参保人不会吃亏,其医保待遇是逐步提高的,特别是门诊保障会进一步提高,且并不新增单位和个人缴费额度。



来源:漫画医保


编辑: 滕州市医疗保障局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