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精致的教育,育高质量英才
“这几年,看到学校发展得越来越好,同学们都倍感骄傲。当年是您在课堂上点燃了我们这群农村孩子奋斗的激情,今天您又带领学校实现了更大的跨越,相信我们的母校以后一定会更加辉煌。” 毕业20年后,校友们自发组织起来,为母校捐赠一块文化石,上面刻上了“立德树人”四个大字,在捐赠仪式上2001届校友代表王洪军感激地对战洪校长说。
战洪校长,从教30余年,一直扎根农村教育。从一名数学老师,到级部主任、教务主任、业务校长、校长,一路走来他对教育的理解越来越透彻,逐步形成了自己成熟的教育思想,提炼出独特的办学理念。2020年,他来到滕州三中担任校长,提出了农村中学也要“办精致的教育”这一口号。“办精致的教育”既是理念,也是方法,更是目标。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三年来,滕州三中逐步崛起,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卓越之路。
“学校应该姓‘学’。”在办公会议上,战洪校长不止一次地这样强调。办好学校最基本的功夫就要用在课堂上,用在学生的“学”上。初来三中当校长的时候,学校正面临发展的困境:由于地处农村,学校缺少优质的资源,缺少规模化发展的空间,教师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低位学生的管理难度也在加大。针对这些问题,战校长提出了要从课堂开始发力的策略,率先在全市推行了“一课一研”。打破原有的办公格局,装备了投屏仪等硬件设备,保证课课有教研,节节有主备,次次有督导,天天有反馈。历经三年,学校的一课一研也已经升级到了3.0版,构建了“两线三级六活动”教研新模式,真正实现了由备教到备学的转变。
为促进学校教研水平再升级,战校长鼓励学校名师、骨干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进外校名师开展校际联研。学校先后与齐鲁师范学院、章丘四中、枣庄三中、枣庄八中、滕州一中等十余所名校共同教研,借鉴成功经验,促进教研升级。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学”远重于教师的“教”。每学期100多节的听课记录都述评到位,及时与教师商讨分析,每周办公会上汇总反馈,多年来,战校长早就养成了听课的习惯。针对听课情况,他提出了“三分教,七分管;三分讲,七分练”的课改方向,把重心放在教师的课堂管理上,把精致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课堂要落实精心、精选、精细、精准、精彩的“五精”的要求,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要求老师们走“习惯+方法”“课堂+训练”的路子,在教学上做到“五个一点”:少一点、慢一点、浅一点、练一点、爱一点。这些教学理念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推动了新课改在学校的落地,教学成绩自然逐步提升。短短三年,学校便完成了教学成绩 “三年三大步”的既定目标,正朝着“四年大跨越”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战洪校长秉持赢在中层的思想,加强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历练,提出了“顺、强、精、容、严、公、勤、能”的8字要求。他不断给老师们传递正向价值,反复强调“三要三不要”的工作要求:全体教师要团结不要分裂,有了问题要当面提不要背后议,工作中要好情绪不要坏心情。在领导和教师中开展“三比三不比”活动:不比资格比人格,不比昨天比今天,不比报酬比贡献。战洪校长不仅提要求,更是做表率。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领导干部就要带着大家干,做给大家看。”坚持以校为家,和班主任一起值夜班,查宿舍,要求老师们做到的,他总是第一个做到。
在教育管理中始终抓好“三支队伍”建设,施行“四会三报一督察”制度。定期召开总支委员会,每周召开管理干部例会、备课组长会、班主任会、班作业组会;每周刊发学校工作简报、政教工作简报和教科研简报。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鼓励教职工建言献策,共谋发展。战洪校长每学年都要组织召开两次教代会,先后修订了9项工作方案,出台了4项考核评价细则,所有教学评估结果与评优树先挂钩,减少定性评价,重视过程评价、突出增量评价,确保制度管人,奖勤罚懒,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一系列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三中人正以昂扬的斗志,崭新的姿态,迈向新的征程。成绩的背后是三中人唯旗誓夺,事争第一,干则一流,出则精品的事业心。
精致教育的要求就是要关注“师生中的每一位、过程中的每一环、校园中的每一角”。战洪校长对学校安全值班非常重视。每天的值班都要上交图文并茂的安全报告,要求安全隐患随手拍,随手传。每月都有安全检查,每月都有安全演练,把隐患消除于未然,确保师生安全。学校也屡屡作为代表迎接省市的各项安全检查,并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赞扬。
为保障学生的餐饮等生活方便,战校长排除各种困难,积极协调各个部门为学校引进了管网水、天然气,这也是学校建校以来师生第一次喝上自来水,用上天然气。学校还专门成立了膳食科,设立校长陪餐桌,校级领导每天轮流陪学生用餐。也率先在全市为学生宿舍、教室、功能室等安装了空调,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来到三中,战洪校长还提出了文化立校的目标。发动老师们搜集历年获得博士学位的校友,建成了三中博士墙,以此激励三中学子的求学信心。马昆同学,入校成绩并不突出,学习也缺少动力,高一下学期成绩突飞猛进,老师们都很诧异这个孩子的巨大变化。班主任张艳华和他谈心时才了解到,孩子的叔叔叫马超,就是三中博士墙上的校友。他说:“我叔叔也是在三中走出去的,每天从博士墙前面走过都能看到他的照片,我不能给他丢脸。”战洪校长得知此事后专门给孩子谈心,鼓励他树立远大志向,为社会作贡献,给学校争光。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在战洪校长的带领下,滕州三中全体教职工围绕“精致”深发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满意度持续提高。学校也正以崭新的面貌迈上卓越发展的快车道,全力打造“善城善教,精致育人”的三中品牌,树立农村教育的新样板。砺前行 再创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