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事见态度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小事上认真负责、态度端正,遇到大事才能敢于承担、扛得起来。
世间万事,最怕“用心”二字。方向正确的事,就尽心尽力去完成,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注重细节,把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做好,才能慢慢垒起万丈高楼。
生活的蓝图是由小事拼接的,人生的长河是靠点滴汇集的。做好每一件小事,不因一时的得失忘记初心,就是在为自己的人生添砖加瓦。
大事见能力
面对不同的事情,一个人真实的能力、态度、性格都会显现出来。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面临大考,还得有拿得出手的真本事。
能力不是简单的技能或知识,它更是一种综合素质。大事面前,沉着冷静就是一种能力。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冷静地处理好事情。把挑战和困难当作成长的契机,才能持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能力,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努力去见世面、长才干,学真本领、练真功夫。拥有扛住大事的能力,方能拥有直面人生的底气。
琐事见格局
一滴水里见大海。生活琐事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却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格局。
面对各种琐事,不要烦,也不必怕,可以借机磨练耐性。一个人经历的越多,眼界也会越开阔。当一个人的眼界足够高远,就不会被无关紧要的事情束缚住了。
人生的画板,一笔一画都需要自己勾勒。把每一件正在做的事都视为锻炼自己的机会,才能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善阅北辛丨一周荐书”又和大家见面了,希望你能经常捧起书本,享受阅读的快乐。当然,我们也希望你能在留言中分享你的读书心得,推荐你读过的好书,让更多人去书里汲取营养。





本书是“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的重要读本。张掖是河西走廊最负盛名的丝路古城。从汉武帝目光聚焦西北、征战河西走廊开始,这片曾经被视为蛮夷之地的土地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张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从此,开启了中原文明向西扩展的蓝图,也迎来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新景象。
《张掖传》以此为切入口,穿越时光追溯这座城市的前尘后世,洋洋数十万字中蕴含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及中华8000年文明历史:驼铃声里博望侯西出阳关经过这里;精美的丝绸从长安一路飘过这里;隋炀帝的豪华车辇专赴这里,世界上第一次万国博览会驻足这里;西游东去的僧侣们在流连中吟诵步步莲花;成吉思汗战马的铁蹄踏碎了西夏百年繁华梦;肃王的藩邸在瓦剌号角中迎来了一个后来叫裕固的新民族;左公亲手栽下的柳荫和僵而不腐的胡杨同生共长;西路军帽徽上闪烁着启明星的光芒……这座城市盛放于历史的风尘中历久弥香。
苏东坡在写给友人的书信最后, 经常用“倍万自爱”或类似文字做结语,比如:给王迥 ——“伏冀倍万自爱”;给释法言——“惟万万自爱”;给王箴—— “余惟万万保爱”。
本书以“倍万自爱”为切入点,以苏东坡的作品与经历为依托,探求他的“自爱”逻辑与价值观,发掘他享受人生的秘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 “自我存在”,通过苏东坡的前世传说和梦境异事认识苏东坡的生命本质,学习如何感知自我的存在;第二部分为“自我安顿”,探寻苏东坡对人情世态的体悟,学习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第三部分为“自我管理”,从心理学、管理学、认知科学等角度分析苏东坡的欲念和逆商,了解苏东坡的自我管理策略,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第四部分为“乐活自我”,捕捉苏东坡的六种“小确幸”,学会营造生活乐趣,轻松自在地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

本书为著名美学学者彭锋教授的一本小中见大的学术佳作。
本书从十个艺术史、美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直聚讼纷纭的问题入手,细致、犀利地分析了这些问题相关的艺术理论、美学理论的深层问题。从纹样与图腾,到文献悬案,从再现与表现,到物我关系,涉及到古今中外的诸多内容,以及艺术理论、哲学、文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作者能小中见大,旧案翻新,在前人多有探索的基础上,迭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