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来吧,到山东做“客”(kě i)
来源:品质北辛  日期:2023-11-07  浏览量:  栏目:文章资讯

来没来过的,都知道山东人好客。
孔夫子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被广而告之,招来三千弟子。杏坛之上,群星闪耀,照亮了中国文明的夜空。
两千年风云,沧桑巨变,在山东,好客的传统一直保留着。
在我们鲁西南,客人不叫“客人”,叫“客”(读作kě i),虽是方言,一派古风。
小时候,喜欢跟着大人出门做客,也喜欢家里来客。只要客来了,无论家里什么条件,都要认真“摆一桌”。
客在上座,请客的夹菜,陪客的倒酒,座中有晚辈的话,再“端”几个酒,气氛马上就起来了。
现在,很多外地人到了山东的宴席上,经常感慨礼仪文化比菜还硬。敬酒都有“四面荷花三面柳”的说辞。其实也没多么深奥,总而言之就是让客人得到尊重。
山东人为什么这么好客?
喜欢“不亦乐乎”的孔子、孟子等诸位先贤确实深刻影响了山东的地域文化。受此熏陶,山东人就养成了爱热闹、喜交往的性格。
在山东,不仅名士云集,好汉也爱扎堆,孔子、诸葛亮、宋江等齐鲁名人都算得上是“社牛”。
更重要的是,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山东这个地方要“宾客满堂”。
山东自古就是“冠带衣履天下”的礼仪之邦,定陶有“天下之中”的美誉,临淄被称为“海内名都”,都是商业繁荣之地。
范蠡助越灭吴后,出海至齐,辗转至陶定居下来,凸显了一个成功商人的眼光。泛舟江湖,客来客往,就是今天所说的“流量”,而流量必然带来财富和机遇。
有这样的历史,好客也就成了山东的文化基因,刻在骨子里,融在血脉中。
曾经很长一段时期,低调的山东人不好意思谝自己好客。
2007年之后,山东人观念一变,率先叫响了“好客山东”的旅游形象口号,不再掩饰自己与生俱来的热情和豪情。
今天,“好客山东”已经成为成色十足的“金字招牌”,在全国省级文化和旅游新媒体传播力指数榜单中,“好客山东”连续24次位居全国首位。
因为好客而获益,山东对客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全面的招待。
从2020年开始,“好客山东”开始向“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升级。
为什么提出这个slogan?
山东人的解释是:好客是真情,好品凭质量。也就是说好客是情感,而好品是物产。
一“好”变两“好”,一手抓服务,一手抓产品,山东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都有了。
山东确实有资本和实力炫自己的两“好”。
山东得天独厚,环境优越,物产丰富,素有“天下第一粮仓”之称。山东还是名副其实的“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世界三大菜园”之一。
寿光蔬菜、金乡大蒜、章丘大葱、沾化冬枣、烟台苹果、莱阳梨、乐陵小枣、潍县萝卜、平阴玫瑰、菏泽牡丹、日照绿茶……
这些山东特产,满足了无数国人的味蕾需求。
山东海岸线全长三千五百多公里,占中国海岸线的六分之一。
胶东半岛拥有全国最多的海洋牧场,山东人不仅擅长种粮,还会在大海里“种海鲜”。
“朋友来了有美酒”,客人来了有好品。山东的好品不只靠富饶的地力,更有赖于强大的制造业。
青岛啤酒、德州扒鸡……这些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和老字号无需赘言,山东制造的科技与“狠活”也是无处不在。
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国产大飞机C919、“海上巨无霸”蓝鲸1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等诸多“大国重器”的背后都有山东制造的影子。
山东好品多,一点不奇怪,因为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从工业齐全程度来看,山东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德国和日本。
这样一个“好上加好”的山东,确实有必要不断地面向世界“显摆”,把好客传承下去,把好品推销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山东的“好”。



编辑: 滕州市北辛街道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