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想去做一件事,但总觉得时间还有很多,以后再做也不晚;或者是思前想后,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于是迟迟没有开始。
在犹犹豫豫中,时间在一点点流逝,情况也在一点点变化,也许当我们终于下定决心出发的时候,却发现已经错过了最好的的时机。
不如把那些考虑和准备的时间都用在行动上,确认了自己想做,就认真做好准备,尽快开始行动,如此,才会让生活多一份体验,让自己少一些遗憾。


“善阅北辛丨一周荐书”又和大家见面了,希望你能经常捧起书本,享受阅读的快乐。





天气阴沉,气压骤降。看守所审讯室内,身负命案的嫌疑犯路海峰,执意闭口不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林楠,眉头紧锁,面露难色。
“听,这雨声又大了。”
——“蒙斯特”风暴即将席卷海城。
真凶和始作俑者,傀儡和替罪羊,“隔离带”和“防火墙”,谁真谁假?
看守所内,路海峰的娓娓讲述,揭开了数年来笼罩海城政商两界的重重黑幕;看守所外,黑白势力的紧张博弈,竟被一个小人物“狗仔”魏卓接连“搅局”:
官员落马,尸体再现,妻女被绑,嫌犯失踪……
这场席卷海城的巨大风暴,已经悄然降临,而拉开这场现实大风暴序幕的“非常嫌疑犯”,似乎另有身份!
《博物馆里的古诗词》

本书属于“少年轻科普”丛书,是面向7-12岁小读者的科普童书,也是丛书中《博物馆里的汉字》《博物馆里的成语》的姊妹系列。本书从耳熟能详的20余首古诗词出发,如李白《蜀道难》、杜甫《望岳》等,除了介绍与该首古诗词相关的博物馆藏品,也介绍了与之相关的、趣味性强的科普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如范成大的名篇《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就从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新石器时代陶纺轮讲起,给小读者讲述了“绩麻”是利用纺轮捻出麻线的方式,还讲到了为什么是“耘田”而不是耕田?麻是什么?古时候为什么“绩麻”是农家的重要内容之一?诗里提到的“桑阴”其实是农家种桑养蚕织丝……具有“全科阅读”特点,兼顾科学思维、博物馆通识和语文素养的综合类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