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挂灯笼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为全面营造热烈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连日来,滕州各镇街积极发动、精心组织,聚焦春节氛围营造、环境整治、安全巡查、文化活动等重点领域开展了系列活动,扮靓城乡“颜值”,让广大群众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感受新春的喜悦。
璀璨的楼宇亮化轮番滚动着新年祝福,喜气洋洋;善国路上的树木亮化和中国结让人眼前一亮,为夜晚增添了热情和活力;各大商业综合体的电子屏投放着各种新年内容,展示着北辛街道美轮美奂的夜景,也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儿。北辛街道在水产粮油市场、伦达、吾悦等地设立年货大集,充满传统韵味与现代活力的购物盛宴在此展开。年货大集各类春节商品一应俱全,满足了不同家庭的需求。除了丰富的春节商品,写字送“福”、面塑糖人、灯笼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商铺吸引大量居民参与体验。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年的韵味,也为活动增添了更多的文化色彩。年货大集还设有零食干果、饮料烧烤等美食区,以及儿童游乐区,为大家提供了多元化的娱乐选择。居民们在选购年货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美食和游玩的乐趣,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深刻感受到浓浓的新春氛围。
龙泉街道同样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谐温馨的节日氛围,让居民们在欢乐祥和中感受传统年味,共筑文明和谐家园,街道精心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迎新春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将文明实践与邻里互动相融合,让这个新春佳节更加温馨、和谐、有意义。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和居民参与,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书写出一副副寓意吉祥的春联,居民们排队领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非遗年货大集活动则汇聚了众多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年货,糖画、剪纸、面塑等非遗项目让居民们大饱眼福,大家在欣赏和购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品味年味儿。亲子“福”字挂饰粘贴画制作活动更是深受家庭欢迎,孩子们在家长陪伴下,发挥创意,将一个个“福”字制作成精美的挂饰,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真好!真好!和印刷出来的春联相比,还是咱手写的更有年味儿,更喜庆!”在东沙河大集,看着文化惠民摊前围成一圈争相邀请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为自己书写春联的群众,东沙河村网格员党启坤由衷感慨道。作为新春文化节的重头大戏,写春联一直以来深受群众喜爱和欢迎。农历腊月二十,适逢东沙河年集第一波,东沙河街道就邀请辖区书法家们开展了“翰墨飘香迎新春、金蛇送福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一个个寄托美好祝愿的“福”字跃然纸上,草书、隶书、楷书各显神韵,“福”字、春联皆为祈愿,整个活动翰墨飘香、热闹非凡。“老师们都太专业了,现在到哪儿还能买到手写的‘门心’的‘福’字……”排队等待春联的党大爷说道。“门心”一张“福”,承载着新春的美好期许,一场活动,唤醒的不仅是年味儿,更是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记忆。
为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以良好的面貌迎接新春佳节,鲍沟镇组织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清洁集中行动,动员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公益性岗位人员等人员力量参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共同整治环境卫生。该镇积极发动群众从自家卫生做起,屋里屋外归置利落,清理房前屋后垃圾、门前庭院堆积杂物,清除卫生死角,过一个清爽整洁的“干净年”。同时,积极培育新时代文明新风尚,提倡简约适度,践行绿色生活,自觉抵制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提倡文明用餐、低碳出行、绿色拜年,引导群众不买、不卖、不放烟花爆竹,共同营造温暖和谐的节日氛围,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文明年”。
夜幕降临,华灯绽放。漫步在姜屯镇的主干街道上,火红的灯笼挂起来,满街的彩灯亮起来,彩灯、射灯、路灯与景观浑然一体,流光溢彩的画卷徐徐展开,勾勒出一幅幸福、祥和的美丽夜景,各式各样的花灯为该镇披上了春节的新装。夜间亮化是提升镇域形象、彰显镇域魅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项民生工程,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姜屯镇以创建文明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扎实开展春节亮化工作,打造令人赏心悦目的亮化景观,体现了新风貌、新精神、新气象,“姜屯人”精气神满满,已准备好迎接新春的到来。

来源 | 滕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