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党建引领“三链融合”,激活治理动能

延伸“组织链”,建立“锋华里”党建赋能中心,纵向构建“街道党工委-片区党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五级组织架构,横向联动辖区25家共建单位,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基层治理体系。升级“教育链”,建立“党建提升长廊”数字化学习平台,定制“社区干部成长营”“头雁上讲台”等培训体系,涵盖党务知识、为民服务、矛盾调解等5大类20项课程,去年,培训社区干部1200余人次。贯通“服务链”,创新“党建超市”项目认领机制,将环境整治、扶老助困等需求转化为86个“党建商品”,党员带头认领解决。设立“老褚工作室”,累计化解物业纠纷、邻里矛盾等127件,办结率98%。



二
服务流程“四化改革”,提升行政效能




三
多元治理“服务联动”,丰富社区生活

完善阵地功能,打造“阳光里”睦邻活动中心,设立多功能音体活动室、妇幼之家、心灵驿站、社区微业等功能室,整合“双报到”单位、物业企业、心理咨询师等多元力量开展各类服务120余次,实现服务场景全融合。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文化类、公益类、教育类和X项特色类活动的“3+X”活动体系,开展邻里文化节、义修义诊、爱心理发、磨刀子戗菜刀、知识讲座、节日主题活动等服务活动200余次,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做实志愿服务,建立“积分银行”机制,志愿者通过服务时长兑换奖品或服务,组建党员先锋队、银龄志愿队和青年突击队3支骨干队伍,形成“1+3”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实现社区治理从“政府独奏”变为“全民合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