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将至,万物吐故纳新。为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传递生命关怀理念,4月3日下午,北辛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联合滕州市心理学协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清明节生命教育主题沙龙活动。参与者们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命关怀指导师郝云霏老师的带领下,以温情对话化解哀伤,以心灵共鸣感悟生命力量。

活动伊始,在舒缓的音乐中,郝云霏老师带领居民闭目静坐,通过呼吸冥想引导大家与内心对话。“请想象逝去的亲人带着爱意注视着我们,让思念化作祝福的能量。”轻柔的话语让现场渐渐沉淀,不少参与者眼含泪光,却在深呼吸后露出释然的微笑。

分享环节中,大家敞开心扉讲述生命故事。“婆婆临走时说还没做够当我的妈妈,这句话让我到现在为止无法走出悲痛。”居民李女士哽咽道。张女士谈到:“父亲去世的这些年,总把愧疚藏在心里,今天鼓足勇气说出来,经过老师的开导,才知道每个人有自己的命运,心里释然了,像卸下一块大石头。”郝老师以“哀伤是爱的延续”“告别需要仪式感”“把握当下能做点什么”等观点给予回应,并示范用写信、种绿植等方式表达思念。现场传递的纸巾与紧握的双手,织就一张温暖的情感支持网。


“如果生命进入倒计时,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在郝老师引导下,大家通过情景体验展开探讨。有人说“陪伴家人”,有人选择“完成未完成的心愿”,年轻宝妈哽咽道:“突然明白,能健康地看着孩子长大就是幸福”。郝老师顺势解读清明节的文化内核:“慎终追远不是沉溺伤痛,而是让我们更懂珍惜当下。逝者留下的精神遗产,正是生者前行的灯火”。
活动尾声,再一次的静心的链接中,大家的内心更加充满了力量。“原以为清明只是扫墓的日子,今天才懂得这也是自我关怀的契机。”参与活动的刘女士感慨。
未来,北辛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将持续开展一系列活动,让传统节日成为居民情感疗愈、精神成长的纽带,同时设立周三心理咨询日、周四心理健康成长日,打造持续性情感支持平台。
春草年年绿,追思日日新。这场心灵疗愈之旅,让清明不再只是雨纷纷的时节,更成为照见生命韧性与温情的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