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进入危险区域,请立即离开!请立即离开!”正值周末,鲍沟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吕某刚走上村子附近的郭河大坝,就被一名看不见的巡管员劝离了危险水域。这名看不见的巡管员正是“数字鲍沟”智慧指挥中心配备的“防溺水告警系统”。自该系统上线以来,鲍沟镇范围内未发生一起学生溺水事故,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把“数字乡村”建设与学生防溺水相结合,正是鲍沟镇以融合模式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一系列探索之一。结合本地实际,探索特色主导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电商经营体系、统筹推进乡村治理、社会化服务等工作,通过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
“数字乡村+网格”让治理可视化。通过建设“数字鲍沟”智慧中心,集成数字政务服务、数字党建、数字防溺水等功能,形成数字服务网格,让乡村治理变得数字化、可视化、精准化。“防溺水告警系统”就是数字服务网格发挥效能的生动实践。该系统由信息录入、人脸抓拍、信息对比、远程喊话、信息推送五个部分组成。身份信息被录入该系统的学生只要进入摄像头监控区域,系统就会自动控制喇叭发出声光警报。自从有了该系统后,镇里的防溺水工作量大大减少,安全性也大大增加。除了防溺水告警,系统还能实现卫生清理、低保户申请、基础设施维护等,基本覆盖了所有民生事项。以往办件事,要找哪个部门、具体找哪个人、什么时候能够找到,群众要“跑来跑去”。而如今只要在手机上把问题进行上传,后台就会直接安排对应的网格干部进行对接,让便民服务工作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以数字化办公模式倒逼干部转作风、换角色,重心下移、服务靠前,及时掌握群众诉求,积极主动协调解决问题,实现了从坐等群众“找上门”到主动“走农门”的转变。
“数字乡村+电商”让土货畅销。滕州市金色阳光食品有限公司致力于本地农特产品品牌建设和推广,以“金色阳光”品牌为核心,大力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活动,为家乡农产品插上电商“翅膀”。走进公司直播间,直播达人正在热情地为网友介绍公司产品,主播不仅对每一款特产进行详细介绍,还进行试吃直播。金色阳光食品有限公司积极参加镇政府组织的外出展销活动,开通了官方公众号小程序、抖音等产品销售和线上展示平台。下一步,鲍沟镇将致力于把‘互联网+’思维带到乡村振兴主战场,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和健康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农业”让种植科技化。借力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鲍沟镇的现代农业也插上了“云”翅膀,乡村发展观念不断转变,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邢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润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大棚里,育秧、育苗大棚,自动喷淋系统、自动温控系统、自动施肥系统让种植充满科技感,操作员只要观察远程大屏幕上的各项数据,就可以控制育秧、育苗全过程。“通过项目配套的物联网监控云管理系统,我们可以从系统屏幕上直接看到每个大棚中的温度、相对湿度等物理量参数……”基地负责人介绍,透过大屏幕,可以实时监控基地内各类蔬菜和菌类的生长情况。此外,还安装了覆盖整个基地的监控网络,增强了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减少基地损失。通过引进自动滴灌、农机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等一系列先进的农业设施和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该镇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切入点,着力补齐农业农村数字化基础短板,加快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提升农村治理效能,让农民享受更多“数字红利”。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践行数字乡村发展纲要,打造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推动数字化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数字化和美乡村。”该镇分管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