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滕州市聚力马铃薯育种创新攥紧特色产业纵深发展“金钥匙”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04-28  浏览量:  栏目:文章资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滕州市充分发挥拥有近百年马铃薯种植历史的特色优势,聚力推动“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政银企”协同,育好当家品种,拉长产业链条,积极构建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体系,蹚出了一条从“一粒种子”到“一片产业”的“土特产”做大做强路径。先后培育出“滕育1号”“滕育2号”“界星1号”等马铃薯优新品种,成为二季作区马铃薯品种研发的创新高地。



“产学研”深度融合

深蓄马铃薯种业发展“芯势能”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集聚技术、人才、平台等要素,推动马铃薯由传统粗放的“经验育种”向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转变,力促“小土豆”成为增收“金豆豆”。育强研发主体。根据本地马铃薯良种需求,鼓励种薯繁育企业与科学院所深度融合,开展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同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主体,发展本土种薯繁育企业3家,马铃薯原原种年生产能力超过3000万粒。高标准建成马铃薯组培中心及智能化育苗、育种温室,成功创建枣庄市脱毒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枣庄市脱毒马铃薯重点实验室,成为鲁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及试验、示范、推广中心。做强融合平台。成立滕州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大学等国内多家知名科研院校及坤元太和、希森等种薯企业长期合作,定向开展马铃薯品种选育、遗传多样性分析、设施栽培等基础和应用研究,年示范马铃薯新品种(系)500多个。建强人才支撑。依托枣庄市脱毒马铃薯组织培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柔性引入高层次服务人才,先后与4名马铃薯权威研究专家签订人才合作协议,引进高端人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徐建飞教授、省农科院董道峰团队。抓好培育马铃薯育苗育种人才队伍建设,累计邀请马铃薯专家集中授课16期,培训农业科技人才30余人,持续提升马铃薯品种选育能力。


图片

育种工作者检查马铃薯秧苗生长情况


“育繁推”一体贯通

激活马铃薯种业发展“原动力”



坚持内培外引、引育并举,探索“研发优质品种、温室生产原原种、基地扩繁原种、田间应用一级种”生产模式,构建“脱毒苗、原原种、原良种”三级种薯繁育体系,脱毒良种普及率达到100%,为马铃薯产业稳产、增产、畅销增收打下坚实基础。自主创新育良种。依托泓安、大兴等种薯繁育企业,自主选育适合二季作区马铃薯生产特点的优良薯种,并通过国家马铃薯新品种登记,原种、一级种年生产能力3.6万吨,年培育脱毒种苗1000余万株,薯种覆盖安徽、江苏及山东省内等二季作马铃薯产区。2023年以来,共有3个马铃薯优新品种在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并广泛推广种植,1个新品种正在登记申请阶段。北繁南种壮种苗。推行“北繁南种”模式,将马铃薯种薯送到高纬度、高海拔的冷凉环境种植,减缓病毒累积,有效克服了二季作马铃薯产区连年种植导致马铃薯土壤传播病害加重的不利因素。滕州市界河镇在内蒙古等地建设高标准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基地1.5万亩,年生产原种、一级种能力达5万吨,脱毒良种普及率达100%,为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示范种植扩原种。利用农业智慧云平台和智能肥水一体化设施生产微型薯,培育壮大包括组培快繁、网棚种植在内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产业规模。高标准建成中国农科院蔬菜所薯类创新团队试验基地、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试验基地,2023年以来承担马铃薯新品种筛选实验476个。


图片
育种工作者进行茎尖剥离工作


“政银企”高效协同

夯实马铃薯种业发展“保障链”



加强政银企三方联动,进一步畅通金融部门与种业企业的对接渠道,积极搭建银企对接交流合作平台,为马铃薯种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链条保障,努力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金融促动”的良好格局,完善“政策链”。出台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等各类扶持政策12项,支持马铃薯育种企业开展“项目+基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生产单体”等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转化,鼓励马铃薯优良种质资源挖掘创新,泓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奖励资金30万元。持续加大良种繁育基地基础建设投入,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优先保障良种基地配套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创新“服务链”。成立国有农业服务平台公司,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平台公司+土地托管”的发展模式,推动“小田变大田”,吸引更多新型经营主体,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界河镇东李庄村流转土地300亩开展马铃薯原种微型薯繁育“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温湿度调控、全生物降解地膜等先进实用技术,引进马铃薯优新品种58个,年生产微型薯140余万粒。拓宽“融资链”。全面落实“一企一策”培育帮促和“企呼政应、接诉即办”企业诉求解决工作机制,针对马铃薯育种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繁育过程长、研发投入大、资金周转慢的问题,加强银企、政企对接,积极运用“知识产权贷”“科创积分贷”等普惠融资场景,提高育种企业授信额度。今年以来,已为马铃薯育种企业增加授信800万元,贷款500余万元,切实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图片
界河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

来源:滕州市《改革与制度创新》第13期

编辑: 界河镇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