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善城暖巷·基层治理】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善治项目成果展(二)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5-09-30  浏览量:  栏目:文章资讯

= 镇级项目 =

一、领办人

     界河镇党委书记  王学焱

二、项目名称

     党建引领多元协同,推动“接诉即办”提质增效

三、项目内容

      以“党建引领、多元协同”推动“接诉即办”提质增效,针对调解资源整合不够、调处机制不够连贯、协同推进不够顺畅等问题,着力构建三级调解体系、织牢两张治理网络、用好N种调解方法,分阶段扎实推进,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四、进展情况

      目前,界河镇通过“3+2+N”模式,破解了调解资源散、矛盾响应慢等突出问题,跨部门推诿大幅减少,成功调处纠纷百余起,切实实现“矛盾化解在网格、群众办事效率高”。

五、主要做法

      一是构建三级调解体系,筑牢矛盾化解主阵地。高标准改造镇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搭建交通事故、家庭纠纷、信访矛盾3个行业性调解组织,整合综治、司法、信访等多部门人员力量,确保群众矛盾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受理。依托基层阵地,在全镇建立64个村级“说事拉理”人民调委会,形成“镇调解中心—党总支—村级调委会”三级联动的矛盾化解架构。

      二是织密两张治理网络,打通风险管控全链条。一方面,搭建矛盾“摸排预警网”,镇村干部排查隐患,镇调解中心对排查出的隐患统一研判、划分风险等级、建立台账、制定措施,实行销号管理,实现“隐患发现一起、调处一起”;另一方面,划分69个网格、557个微网格搭建“联合处置网”,推动矛盾在网格内闭环处理,破解发现滞后、处置碎片化难题。

      三是创新N种调解方法,凝聚多元共治新合力。创立“土生金、和为贵”“梧桐树下”等社会矛盾调处品牌,聚焦马铃薯产业相关纠纷,成功化解销售、种子农药类矛盾12起;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老陈调解工作室”,累计调处纠纷90余起、提供法律咨询400余次。推行“6+X”工作法,组建“协商议事团”,落实“社会调解优先”工作机制,实现群众解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图片

▲“老陈工作室”之信访矛盾调解

图片

▲“梧桐树下”工作法之普法宣传

编辑: 界河镇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