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岭村位于羊庄镇东北5.3公里,驳官公路北侧。1958年因修建岩马水库,原冯卯公社安岭村部分村民于1966年3月搬迁定居此地,经过统一规划、建成排房,取名新村。1987年因重名,更名新安岭村。现在的新安岭村经历过三次搬迁,属于库区移民村。现有居民135户,493人,耕地385亩。近年来新安岭村借助各项库区移民政策,因地制宜、探寻发展路径,其中,驳官路沿线新建商铺26户,促进了村内经济发展。
一、党建引领 和美乡村
在打造“枫桥式村”的过程中,新安岭村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村居治理。加强与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提升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党员干部都冲锋在前,带领广大群众学理论、提意识、强观念,激发党员群众担当作为的责任感,加快构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二、网格管理 服务于民
新安岭村根据村内实际、整合村内资源,建立了完善的网格化服务体系。村内街巷被划分成五个网格,每个街巷都设立了街巷长,通过日常巡查走访、信息收集、问题反馈等方式,及时为村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满足村民多样化需求。通过网格化管理,新安岭村实现了从被动求安向主动创安、从静态平安向动态平安、从一时平安向长治久安的转变。
三、矛盾纠纷 源头化解
新安岭村坚持以“枣解决·枣满意”平台建设为载体,以压实网格化管理责任为抓手,通过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完善诉求办理机制等方式,坚持做到“早发现、早稳控、早化解”,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通过为村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失”的新时代“枫桥式村”。
四、社会治安 群防群治
新安岭村通过凝聚群防群治力量,不断完善村内治安防控体系。目前,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实现了全覆盖,“一村一警务助理”“一村一法律顾问”、兼职巡防队伍、网格员坚持以服务村民为切入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强了村内“无黑恶、无黄赌毒、无邪教、无诉讼、无越级上访、无群体性事件、无治安案件”示范建设。
五、村风民风 文明风尚
新安岭村十分重视提升村民素养、培育文明乡风,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设立“红白理事会”,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普及法治教育等一系列举措,充分激活了乡村治理的新活力。为提升村民文化素养,打造“农家书屋”一处,配置配套桌椅及各种图书700余册。为突出水库移民特色,打造乡村记忆馆一处,购置收集老旧物品100余件,通过版面展现水库移民搬迁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努力以及多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建成文化娱乐广场一处。为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学法用法守法带头人评选活动,不断深化全村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