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03-20 浏览量: 栏目:文章资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龙泉街道持续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三大重点群体,以“朝夕守护 泉心换新”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为引领,让“老有所养、小有所育、‘新’有所为”的美好图景照进现实。
龙泉街道目前辖区内60岁以上户籍人口3万多人,打造高品质“家门口”养老模式,辖区内共建成养老服务中心3个,在建3个,幸福食堂2处。 建成滕州市首家社区老年大学,开设舞蹈、声乐、器乐、书法、绘画、诗歌讲解、朗诵表演等课程,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即享受优质服务。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健身体育、法律法规以及卫生健康等六大服务平台,为老人提供聊天、心理疏导、情绪抚慰、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服务。组建“五色花”志愿服务队,长期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健康讲座、便民理发、健康义诊等“为老”服务。 小区单元门口设置安全扶手,楼道内增设休息椅,公共卫生间增加安全扶手……各处“微改造”项目托举起老人们稳稳的幸福。定期对辖区内独居、空巢、失能(含失智)、残疾特殊老年人家庭用水、用电和用气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或入户排查,对老化或损坏的及时改造维修,排除安全隐患。此外,街道联合龙泉派出所持续开展防范养老诈骗专项宣传,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 持续放大“党建+健康”工作格局,依托各类党群服务阵地,打造各类健康小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单纯的“看病开药”,转变为提供疾病预防、医疗康复、妇幼保健、医养融合、健康管理等综合性服务。 深入挖掘运用辖区内的红色教育资源,着眼于未成年人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青少年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力量,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党、爱国、爱家的种子。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青少年的课余时间大大增加,街道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领驿站,以“家门口”的实践活动为切口,全方位保障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翁,是龙泉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龙泉积极探索儿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逐步打造“党建引领、部门协作、社会支持”的儿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依托党群服务阵地,打造善城新港湾,建立24小时美德信用小屋,为快递员、外卖小哥、代驾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遮风避雨、纳凉取暖、免费饮水、手机充电、共享雨伞的服务场所。 紧贴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职业特点,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走街串巷、熟悉社情、贴近居民的优势,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唤醒“主人翁”意识,发挥基层治理“新”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导向,全方位、多举措开展暖“新”行动,赠送查体卡,开设专题讲座不断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送去“龙泉温暖”。 下一步,龙泉街道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一新”,深化“朝夕守护 泉心换新”品牌建设,让“幸福龙泉”可知、可感、可及,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滕州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