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服务群众的“窗口”,是群众感知服务质量和效果的“神经末梢”,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就要从过去的“等上门”转变为“送上门”的服务方式。
连日来,龙泉街道聚焦居民“急难愁盼”,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度和实效性为目标,通过健全诉求解决机制、强化民生渠道督导、统筹重点领域推进,全方位优化服务流程、补齐服务短板,让居民在便捷、暖心的服务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条块联动+闭环管理,畅通诉求解决“快车道”
街道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问题收集体系,以基础网格为单位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家中、商户门店一线收集诉求。对简易问题,现场协调资源即时解决;对需多部门协作的复杂问题,详细记录台账并明确关键信息,真正做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情在网中结”。建立“周三分析交办、周六复盘总结”闭环机制,每周三专题拆解问题、分配任务,每周六核查进度、优化流程,确保居民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督导考核+主动治理,筑牢民生诉求“响应网”
为提升诉求办理质效,街道组织召开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推进会议、党工委联席(扩大)会议等,对民生诉求办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聚焦“两枣”平台、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核心渠道,完善“督、考、评”一体化工作机制,安排专人实时跟踪诉求流转进度,对超时办理、回复不规范情况及时预警。同时,将诉求办理满意度纳入考核体系,倒逼服务质量提升,实现民生诉求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解决”转变。
统筹规划+分类施策,打好服务提质“组合拳”
街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重点领域升级。明确每个领域重点任务清单,针对居住环境、社会治安、基本医疗、文体生活、基础教育和社会帮扶六大领域,策划实施一系列影响大、参与度高的普惠性活动,持续开展精准服务,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身边的“烦心事”。立足工作实际,以办好微实事、开展微治理、搞好微服务“三微”工作法,把好事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同时,通过定期“回头看”与居民反馈调整,确保服务精准对接需求,持续增强居民获得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