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有别于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任何一部法律,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法典》1260条,可以说囊括了我们每一个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不是只有白纸黑字落在书面上才叫合同,我去超市买瓶水,付2块钱,把水给我,这就是一个合同。”
在滕州市界河镇北闫楼村的村委会院外,有一棵两人合抱粗的梧桐树,每年初夏至深秋时节,绿荫遮蔽下的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总会成为干部群众聚在一处闲话家常的首选。界河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将这里“征用”为理论宣讲阵地。新时代沂蒙精神、回望过去十年发展变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一场场主题宣讲,渐次填充起一个名为“梧桐树下”的村级特色宣讲品牌。
而今又逢初夏,梧桐枝叶参天,5月18日上午,界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山东滕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宇峰,到北闫楼村开展了《民法典》“梧桐树下”专场宣讲。随着“梧桐树下”的人气不断上涨,来听宣讲的群众除了带着茶杯,还需要自备马扎。
宣讲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宣讲环节,王宇峰结合亲办的案例,向广大村民介绍了《民法典》总则、物权、合同、人格、婚姻家庭、继承、侵权七编内容。第二部分现场互动,逐一解答了广大村民关心的宅基地确权、农产品销售等相关法律问题。
王宇峰表示,到界河镇北闫楼村“梧桐树下”宣讲《民法典》,与村民面对面互动,作为一次新的尝试,向他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界河镇特色农业重镇的发展定位,他也专门挑选了曾经办理过的马铃薯销售过程中违反合同约定的相关案例。以案释法的形式更为群众所接受,提升了普法的实效性,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有利于在辖区内营造倡树美德信用新风尚的浓厚氛围。
“当前正是马铃薯收获销售的季节,通过王律师的讲解,增强了诚信守法意识,也跟着多长了心眼儿,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村民闫成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