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东营市召开“跨村联建·四河润泽”打造乡村振兴东营样板新闻发布会
来源:海报新闻  日期:2023-09-11  浏览量:  栏目: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大众网记者 张文丽 东营报道

9月1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乡村振兴东营样板”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跨村联建·四河润泽”打造乡村振兴东营样板新闻发布会。邀请到河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綦建成,河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淦,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河口区紧紧抓住全面争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的有利契机,以推动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带动村庄产业联动、治理同抓、服务共享,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效能。

熙河片区吸纳城乡元素,积极打造融城发展新亮点。

求实求新完善商圈商业业态。前期敏锐把握淄博烧烤商机,积极招引淄博烧烤、鲜货火锅入驻商圈,“河口烧烤节暨消费季活动”举办期间烧烤美食城总收入约30万元,打造了城郊经济新“夜”态。下一步积极集聚企业总部、金融保险等业态入驻,年内可启用商铺36套,带动增收1500余万元;争先争优打造文创示范基地。在入驻12个非遗项目和14个手造项目基础上,以“非遗+”为主题,打造“山东手造”文化创意品牌,其中“福禄黄河口”剪纸作品参加了2022年中国国际文旅博览会,杨氏花馍、祥瑞面塑荣获东营市巾帼双创项目一等奖。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申办省市级“非遗大集”,通过文创+直播带动城郊经济发展,以文化赋能联农带农,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做大做强激发共富劳务潜力。成立熙河共富劳务有限公司,主导发展“劳务输出”经济,为适龄无业村民提供物业、家政、绿化等就业岗位。已实现片区村民就业180人,预计全年带动就业900余人,人均增收3.8万元,把“人口红利”转化为“发展潜力”。

津河片区襟连近郊文史,积极营造文旅融合新风貌。

该片区依托水旱码头买卖、刘坨大集和“圣水灵池”历史文化,引入省土发集团,打造“圣水湾”农文旅综合体,计划投资925万元,打造乡村集贸大集、创意文化市集、“圣水灵池”文化古迹、“劝学公所”国学文化园、“金榜题名”崇文重教谢师宴体验园、红鸾树民俗祈福文化园地等六大功能区,将黄河文化、民俗文化同经济发展有机融合,打造游、购、娱、学、吃特色品牌农文旅路线。

泺河片区罗织蓝绿资源,积极顺应低碳发展新形势。

加快渔光互补产业基础提升。招引中电(陕西)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打造和润300MW零碳农渔光互补产业园,配套建设标准化设施大棚50个,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4.8亿度,年产值可达1.8亿元;加快光伏储能全链条发展。在现有唐正新能源、华能风电等优势产业每年提供7.9亿元度绿电的产业基础上,推动辖区绿色能源高效利用及产业链延伸,投资7.6亿元重点建设唐正能源500MW机械储能项目,实现风光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海洋渔业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提升春兴水产“渔盐一体”海虾养殖、振宇沙蚕、大连有德参虾混养精细化养殖水平,积极推进春兴水产6万吨/年鱼虾饲料项目建设,采用“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运营模式,加速推动渔业企业+养殖户合作,形成完善的产业营销链条,实现街道规模化鱼虾饲料生产零的突破。

润河片区润泽规模农业,积极开展盐碱致富新实践。

以黄河口百合产业园为核心。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预计在3—5年内培育耐盐3‰-6‰百合新品种5个以上,同时吸纳周边劳动力参与百合全产业链条各项工作中,人均增收可达4万余元,真正打造人才兴农、种质突破、共同富裕的新高地;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基地。引入中化集团、中粮集团、宏源面粉有限公司合作经营,预计3年内,周边社会化服务土地面积将达到25万亩,实现年产值1.8亿元。同时,以“劳务+入股”联农带农模式,提供劳务岗位300余个,以及合作社入股收益,实现人均增收9万余元,真正让产业强起来、村民富起来;重点打造绿色蔬菜基地。在福祥村原有15个大棚基础上,投资260万元新建4个冬暖式蔬菜大棚,项目运营后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力争实现绿色农产品认证工作。该项目二期设施大棚承包费收益归河口街道福祥村等14个村的脱贫户及动态监测户享有,切实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