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段本龙 赵忠浩 报道
深秋时节,行走在大坞镇大刘庄西村溪柳路上,垂柳依依,绿意盎然,村级巷道干净整洁、农舍庭院花香阵阵,令人心旷神怡。今年以来,大坞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引领作用,全力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着力打造沿线景美、村庄绿美、庭院净美的和美村庄,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效能,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该镇人大积极组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为乡村振兴“精准把脉”。结合“有事我来办”大走访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采取实地观察和座谈调研的方式,主动听取广大群众关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博采众长进行归纳总结,紧扣“三农”问题的痛点、难点、堵点,聚焦特色品牌建设、文旅融合、延长现代农业产业链等话题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在走访活动中,该镇两东村有村民反映在村中间有个坑塘,里面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严重影响着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和村庄的整体风貌。接到村民反映后,镇人大代表王勇、孟庆水主动请缨,多方协调资金出动钩机车辆,将堆积如山的垃圾一点一点清理出来,在周围拉上了围挡,池塘内栽植了莲藕等水生植物,在塘坑内养了鱼,周围种上了各种花草树木,池水清澈见底,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该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等方面的带头作用,提高人大代表带富和领富的本领。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该镇市级人大代表刘恒涛带头转变观念,以身示范,谋划产业,当好“领头雁”,牵头建起了全场景智能化马铃薯种植基地——马铃薯智慧种植园。该基地实现了马铃薯从育种到种植到销售再到深加工的全生命过程,引入马铃薯新品种14个,采用先进的智能育种、智能管理、节水滴灌、质量检测等技术,实行水肥一体化种植、测土配方、全营养分餐式施肥,做到一键管全盘、一键管全棚。该项目通过务工合作、入股分红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新增劳务用工50人以上,人均工资收入10000元。目前,已建设高标准展示棚2座,面积1600平方米,通过与农业龙头企业、旅游开发公司合作,将形成集约育苗、贮藏保鲜、加工打包、科普示范、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马铃薯全景展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