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姜屯镇:滕国故城 翻修完成焕然一新展新颜 !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09-01  浏览量:  栏目:视频

       

8月31日,历经三个月的修复,滕州市滕国故城遗址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全部竣工,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风貌得到有效恢复。修复工作主要是对亭台楼阁、石碑、墓志做了残缺部件的替换、勾缝、刷新等处理,在最小干预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地恢复文物本来的面貌,修复后,不仅增强了公众对遗址价值的直观认知,为后人展示出大约3000年前滕国故城的模样,还在文旅、文创、研学等方面做好活化利用,将助力于滕州的文旅产业的发展壮大。 

距今3000多年的滕国故城,是古滕国和“善”文化的发源地,传颂着“滕文公从孟子而响应善国之治”的千古佳话。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武王灭商之后,把滕地封给其异母弟弟叔绣,立滕国。在群雄争霸的时期,滕文公按照孟子“政在得民”的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施善教”,广施善治、善教、善政,使滕国成为政绩卓越、人丁兴旺、民殷国富的“善国”,“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

文公台前两棵古老的唐槐树,它们苍劲古朴,相传为唐贞观年间所植,见证了滕国故城的千年变迁。唐代诗人李白手书的“壮观”二字石刻,是对滕国故城壮丽景色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滕文公善政的由衷赞美。

拾级而上登上高台,滕文公楼画栋雕梁,飞檐青瓦,殿宇翔丹,蔚为壮观。文公楼正厅内,塑有滕文公问政于孟子,群臣聆听、史官笔录的蜡塑彩像。滕文公以孟子的政治理念治国,强调廉政爱民,使得滕国在战国时期成为了一个明君善政的典范。

滕文公楼两翼为对称式仿古游廊,内有滕国十大名人的雕像。在文公台古迹中,有民国时建造的吕祖阁三间,保存较为完整的东周战国时期的夯土城墙,诉说着几千年前城中的繁华熙攘和人间烟火。

文公台东侧的善国碑林,汇集了汉、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29方碑,陈列着历年来征集到的的碑碣、墓志、唐王室诠造像碑、唐兴国寺碑、金太平院碑、金大定碑等石刻,每一块碑都承载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是品读滕国历史的绝佳场所。


滕州融媒  王红  庞立冰



编辑: 庞立冰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