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国学图书馆(龙山书院)座落在滕州市龙阳镇卧龙庄村,是一家集文化体验、休闲阅读、研学宣讲、教学功能为一体的多元化文化交流平台,龙山书院以书会友、耕读传家、弘扬国学文化,诵读国学经典等,丰富当地村民传统文化素养,传承优秀家风家训,让龙阳镇卧龙庄村处处溢满书香。
卧龙庄村村民甘以合又一次来到龙山国学图书馆 ,熟练的找到自己最喜欢的种植技术丛书认真翻看,从曾经的大伙口中的无所事事变成如今的爱书人,他在龙山国学图书馆找到源源不断的乐趣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卧龙庄村村会计周明凯说:“我在国学图书馆借阅《黄帝内经》等几本书,看了以后,对个人和家人的身心健康帮助很大。”卧龙庄村村书记甘以行说:“龙山国学图书馆教辅类的图书很多,村里及周边村的学生不要再往城里图书馆跑了,节约了好多的学习时间,保证了青少年的人身安全,非常好。”
每逢周末,郎朗读书声在龙山国学图书馆里响起,这里便成为机关干部和当地学生们求知的乐园,他们在这里汲取思想养分、涵养爱党爱国情怀。图书馆激发了乡村孩子读书爱书的热情,点亮了农村儿童心中的那盏灯,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智慧的力量。
学生张潇说:“阅读意味着心灵获得滋养,在这里,我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帮助我打开胸襟,提高综合素养”。
龙阳镇政府机关干部闫波说:“到图书馆里来看看书,交流分享读书心得非常有收获,是党员干部宣讲党的政策要领,学习理论知识的主阵地和大平台,这个文化粮仓为我们党员干部打造了精神加油站、思想充电宝,激发了我们机关人员的创业热情和内在动力 ”。
龙山国学图书馆(龙山书院)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设有3个阅览室,有农业科技、政治法律、历史人文、自然科学、语言文学、儿童读物、综合性等各类藏书11000余册。图书馆于2022年9月28日成立,是龙阳镇甘以诺先生自费创办,办图书馆的初衷源于他的个人经历,从小受过穷吃过苦的他,深知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和迫于现实的困窘,于是,他利用自己的闲置宅基地,成功说服家人,并投入个人资金建造了龙山国学图书馆。就是让孩子们爱上家乡龙阳的历史文化。
龙山国学图书馆创办人甘以诺说:“人老了,退休了,就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办个话家长,看看书的地方,孩子们就近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了,我就非常开心了。”
除了日常的图书借阅,周末、节假日,甘以诺还会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来书院举办知识讲座,国学诗文朗诵、诗词书画创作、座谈交流等活动,今年9月26日,图书馆就迎来了滕州市老促会的一批老干部和文化名家,一起来书院把脉,一起做了关于龙山文化历史文脉的梳理,他们根据卧龙庄村的底蕴确定了书院的文化定位和发展方向,希望书院赋予龙阳镇卧龙庄村以文化的魅力,促进文旅融合,为卧龙庄村乡村旅游发展做一些有益的补充和帮助。
作为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吟诵专委会的理事、龙山国学图书馆创办人甘以诺自费参加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吟诵专修班,积极推广诗词吟诵,在滕州市图书馆和龙山国学图书馆定期举办了公益辅导班、讲授《论语》《唐诗》《宋词》等吟诵和赏析,读者达1800多人。甘以诺还创办了《龙山国学报》,将文化名家的读书随笔、国学经典简介、图书馆动态等编撰成刊,每期印发2000份,已印发至第八期,同时,龙山书院与龙阳镇冯庄小学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为学校集体借阅图书200册,会同龙阳镇学区开展“龙山书院杯”庆“六一”青少年创作大赛等活动。
作为“枣庄市乡村红色书室”,龙山国学图书馆(龙山书院)拥有丰富的红色图书资源,甘以诺积极推广介绍红色图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作为红色图书室,他还积极协助龙阳镇政府承办了枣庄市文联、枣庄市文学艺术评论家协会赴龙阳镇的采风活动和“颂党恩·赞家乡”作品朗诵评鉴会等活动。
两年来,龙山国学图书馆共接待读者2700多人次,免费借阅各类书籍700余册。获评“枣庄市乡村红色书室”“枣庄市三星级家庭图书馆”“滕州市特色小院”等荣誉称号,甘以诺也被评为“滕州市全民阅读推广人”。
乡村承载乡愁,书香传递信仰,阅读留住乡愁,龙山国学图书馆不仅构建起乡村“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的氛围,改变了村风、改变了村民生活习惯,还成为了开展“书香滕州”全民阅读、集成农村文化资源、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平台,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阵地为龙阳镇增添了一道靓丽的乡村文化风景线。
滕州融媒 庞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