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寓意吉祥,是中国“年”文化的重要标志,贴年画是中国百姓庆祝农历新年的重要方式,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春的一项重要内容,承载着百姓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每逢年节,家家户户都会以贴年画的方式祈福迎祥,寄托着人民对新一年的期许.
滕州木版年画始于明朝永乐年间,兴盛于乾隆年间至清末民初时期,已有200多年历史,起源地滕州王楼村,现分布城西五里王楼村和城东三十里陶庄村。光绪年间,年画艺人王承河先后到潍坊、河北等地学习年画制作,将滕州木版年画发展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民国初年,滕县木版年画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期,当时,滕州年画主要生产地王楼村几乎全村人都从事年画营生,题材主要有《福禄寿》《槊刀》《财神》《状元及第》《五子登科》《元宝山》《喜神》等50多种。纯手工雕刻印制,一般用大红、粉红、橘红、橙红、黄、黑六色套版,最多达七色。其刻板刀法劲硕,线条流畅饱满,设色艳丽多彩,彰显了喜庆气氛,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逐渐形成了粗犷古拙,庄重喜庆的艺术特色。王楼年画的独特之处还表现在它吸收了滕州汉画像石的艺术特点,构图饱满、色彩丰富、线条细腻流畅、浑厚质朴、粗犷古拙,富有装饰美和节奏感,赋予了汉画像石的生命,是研究中国传俗,传统民俗和传统文化的活化石。20世纪80年代,滕州部分年画艺人开始重操旧业。成为鲁南地区最大的木版年画基地,行销于苏鲁豫皖数省。2015年“滕县木版年画”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年画题材丰富,主要内容包括神像、门神、山水、花鸟、戏剧故事神话传说等,其中状元登科深受欢迎,王楼木版年画融绘画、雕刻、印刷为一体,传承人先画好画样,刻师将画样贴在木板上,刻出一张张模板,再按主线板和套色板进行印刷,主题色彩丰富的年画需要好几块色板,一层一个色地印,最后套色成一幅色彩艳丽的完整年画。
色彩是年画的灵魂,王楼木版年画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且不易褪色,深受人民喜爱。年画色料大多从矿物或植物中提炼,主色有黄、单紫、绿、蓝、黑,副色有槐黄、紫红、橘红、品绿、佛青等,令人称奇的是这些个性张扬的色彩聚合在一张年画上,虽然对比鲜明但十分和谐养眼,这是王楼木版年画独特魅力所在,也被称为鲁南独具特色的农民画。
王楼木版年画是民族生活的风情画,是神话传说的手绘图、也是传统故事的色彩秀、平安祥和的欢乐颂。
以刀代笔,穿越古今,用色绘画,对话未来,王楼木版年画以其独有的特色和魅力,滋养人文精神,更叙中华文脉。
展览精心挑选百余幅滕州王楼木版年画,生动反映了明清以来滕州的社会生活面貌和民众思想观念,举凡农事生产、社会百态、节俗活动、人生礼仪、民间信仰、历史传说、小说戏曲都有涉及,几乎是一部滕州民间生活知识的图像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和学术研究价值。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吉祥止止 百福骈臻——滕州王楼木版年画展》大年初一在滕州博物馆盛大开幕。它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眷恋。让我们一起带您探寻年的味道,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吧!在一幅幅精美的年画中寻找年的味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里,度过一个温馨、难忘的新春佳节!
滕州融媒 庞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