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东营市利津县:培育高素质农民 蓄力乡村振兴
来源:  日期:2023-10-12  浏览量:  栏目:热点

国庆假期刚过,来东营市利津县绿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拉菌种的运输车辆就络绎不绝。“这装车的15吨菌种是发往河北省食用菌基地的,新改良配方的菌丝粗壮浓密,出菇量高,深受新老客户的青睐。”利津县绿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佟福兴告诉记者。谈起菌种培育,佟福兴底气十足,因为他从1990年便投身于食用菌的选育,边干边学,至今研发选育出了120余种食用菌、药用菌新品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

2018年获评职业农民中级职称,2019年晋升高级职称,2021年成功升级为正高级职称。33年来对食用菌的选育和栽培精心研究,让佟福兴成为食用菌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也让他顺利通过“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成为有“身份”的农艺师。

谈起自己能评为高级农艺师,佟福兴打心眼里感谢评审条件的“接地气”。“现在的职业农民职称评定不受学历、所学专业、论文等限制,评审过程中,以参评人的技术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经济社会效益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突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示范带动能力。高级职称评审更注重技术水平的评判,如果自身实践经验丰富,其实不算很难。”佟福兴说。

不断“升级”的佟福兴,依托成立的绿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80余户,“老顾客”辐射河南、天津等地区2000余个,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同时,他还参与了东营市农科院猴头菇野生菌种制作技术规程的制定。不停的“蜕变”既离不开自身的勤奋好学,也得益于利津县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和职称评审体系的日趋完善。为了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农民,利津县在全县范围内打造10处高素质农民培训示范基地,截至目前,累计培训1.5万余人,培训对象重点包括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和返乡创业人员等。

如今,像佟福兴一样具有职称的农民在利津有100余人,利津县依托现有的“田秀才”“土专家”等人才资源,构建“头雁”引领、“强雁”拉动、“雏雁”支撑的乡土实用人才体系。开设“移动巡回课堂”,“点对点”精准授课,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农业产业致富带头人等作用,在先期进行技术规范统一的基础上,使其在熟悉的产业领域开展教学,“经验技术+理论指导”式的传授种植技能和要领,帮助农户更易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提升技术培训针对性,将本土农技人才熟悉乡情村情、熟悉产业情况的优势转化为农业产业发展优势。

“我们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采取‘菜单式’模式,实现‘农民下单、专家配菜,通过课堂教学、线上培训、跟踪辅导等形式,让农民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利津县农业农村局科教室主任黄锡家介绍道。

“我家的西红柿沙质口感且多汁,吃上一口,保准让你爱上,喜欢的尽快下单了。”北宋镇道庵种植户张磊通过县里举办的“暖心助农·春苗计划”电商培训,顺利当上了“带货主播”。当前,直播带货成为不少商户拓宽销路的新渠道,利津县启动“暖心助农·春苗计划”,通过课堂培训、现场教学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学员电商技能,让更多新农人走上电商之路。

从“田间学校”到培训讲堂,从技能培训到职称评审……利津县新农人培育渐成体系。与此同时,利津县整合涉农单位、社会机构,分行业、分领域组建师资队伍,充实县级层面师资库,集中编印惠农政策“口袋书”,探索定向培养模式,积极对接用人单位、企业,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技术、资金和技能型培训力度,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让广大农民发展产业有奔头,乡村振兴有底气。

编辑: 马颖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