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书伟
30年前,应势而生,《滕州日报》正式创刊,古滕善城从此有了自己的报纸。30年后,风华正茂,滕报人守正创新汗浇繁花满枝头,这家主流媒体走进千家万户。30年前,萌芽初长,我成为《滕州日报》第一批通讯员,为她写稿、投稿。30年后,一路同行,我从一名业余作者成长为一位作协会员。弹指一挥间,瞬息三十年。人生能有几个30年,我和《滕州日报》却结识了30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这是一种交往至深的不解之缘。
1994年《滕州日报》成立创刊,我凭借在《枣庄日报》《滕州通讯》发表的数十篇新闻报道和诗歌稿件,被吸纳为第一批通讯员,成为她的忠实读者,活跃的业余写稿者,从此成为《滕州日报》大家庭中的一员。那时,电脑还没有普及,写稿都需要用方格稿纸誊写“爬格子”。文稿写完后,又要去邮局买信封、贴邮票往报社寄稿。自己城市有了《滕州日报》,写稿后便能去报社送稿,这对我们写稿者来说既省却了邮寄费,又节省了投稿时间,除却了时效性特强的新闻稿因邮寄路程时间耽搁,新闻变成旧闻的尴尬。那年二十岁出头的我经常去报社投稿,一来二往,就和很多编辑们熟稔起来,就有了当面接受他们指导的机会,学到了精准把握新闻五个“W”的技巧,怎样用稿纸方格字的大小区分开文稿引题、主题和副题,等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编辑老师的点评、指导使我写稿水平日益提升,稿件见报率大大提高。时至今日,报社对我指导过的编辑不胜枚举,不能一一写出其名,可以这么说,30年来《滕州日报》新闻版、副刊版的历任编辑都对我或多或少有所指导、帮助,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心中永远的老师。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云:“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用近两年网络流行的话说就是“人生的进步,平台很重要”。我也一直坚信:自己在写作上取得的一些成绩,与《滕州日报》这方平台息息相关。《滕州日报》创刊伊始,为了提高办报质量和水平,本着“开门办报、集思广益”的原则,经常开展编读往来的社会评报活动,广泛征求读者意见,接受好的意见建议,积极参与的我又被聘为《滕州日报》“监督评报员”,报社还隆重召开评报座谈会,向我们颁发了聘书,提高了我们认真读报、评报交流的积极性。记忆犹新的是《滕州日报》“荆泉”副刊每年举办“龙泉塔杯”文学作品大赛,邀请知名作家、地方学者在颁奖会上对获奖作品进行点评讲习,传授文学写作方法,使每位参会者受益匪浅,也为我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功底。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被单位选派参加了“枣庄市援川建设突击队”,当选为抗震援建一线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滕州日报》领导得知我赴灾区一线后,立即指定我为特约通讯员,开设了“来自援川灾区一线的报道”专栏,随时刊发我从灾区发来的通讯消息。在灾区抗震援建44天的时间里,从《我市援川队员行程2300公里到达灾区》《我市援建第一所学校外白小学开建》……到8月6日《我市援建队员完成救灾援建任务顺利凯旋》,《滕州日报》共刊发了我写的29篇新闻稿,让全市人民了解了灾区状况,传递了我市援建队员在地震灾区工作信息。《滕州日报》让我感觉最光荣的是第二届滕州书展期间。书展之前,报社在全市开展了“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滕州”活动征文,我结合单位工作性质,在《滕州日报》发表了《城市建设“投融资规划”创造的“长阳模式”——破解城市建设困局》读书心得,被评为“100篇优秀读书心得”;发表的《善读滕州·品读书香》文章获得一等奖,荣获“全市100名优秀阅读人”,并作为获奖代表在书展开幕式上登台领奖,接受了出席会议省领导的亲自颁奖。屈指算来,《滕州日报》成立30年间,共发表我的新闻消息、摄影图片、诗歌散文作品500余篇(首),她是我写作路上成长的广阔平台。
岁月更替,时光在变,不变的是我与《滕州日报》日渐相近的息息相关,一起走来,一路相伴,共同成长。30年来,我见证了《滕州日报》从小报变大报,从黑白变彩版,从大报扩为24版,见证了她的茁壮成长、繁荣发展。陆续为《滕州日报》创刊十周年写出了《我和滕州日报的不解缘》,创刊十五年写出了《相识·相知·相伴十五年》,创刊二十年写出了《来年墨香更袭人》的文章,记下了一个个美好的回忆,用真诚的心情为她点赞、为她祝福、为她颂唱。日常中,只要涉及《滕州日报》的事,我都积极参与,都像对待工作一样认真去干,都当成自己家中的事情去办。就在前不久,单位人事科下发了升级版的“上善传媒”App二维码,通知大家扫码关注滕州融媒公众号,我立即点击关注。次日,恰好我市木版年画非遗文化传承人王老师来电话说:《滕州日报》有宣传他的稿件见报,让我帮忙收集几份当天的报纸留存。送报见面时,我随即把“上善传媒”App二维码转给他,现场教他下载使用。
饮水思源,心怀感恩。时值大雪节气,却有冬日暖阳,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办公桌上,沏一杯红茶,捧起当日散发着墨香的《滕州日报》阅读,墨香伴随着淡淡的茶香,浸入心扉,余味绵长,所以我喜爱《滕州日报》,感谢她这方沃土给我提供了发表文字的平台;我尊敬报社的每一位编辑老师,感谢他们每天俯身躬耕编发稿件,给读者提供一份精神食粮;我感谢每一位发行员,每天不辞辛劳把散发着墨香的报纸投递到单位,让我们每天看到崭新的《滕州日报》……千言万语一句话:三十而立的《滕州日报》,真诚祝愿你玉汝于成、功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