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比下方知足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05-07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吕斌


清代褚人获编撰的《坚瓠集》,收录一则“猪无糟”的寓言,读来颇为有趣。


某地王婆以酿酒、卖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蹭酒,喝了百来壶都没给钱,王婆也不计较。一天,道士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帮你挖一口井吧!”井挖好了后,涌出的全是美酒,王婆自然发财了。几年之后,再次路过的道士又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道士听后,笑着在墙上题了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猪无糟。”写完后,这口井再也不出酒了。


显然,这则故事讽刺的是那些该知足却不知足的人,我们在笑王婆得陇望蜀、欲壑难填的同时,可曾想过生活中的自己,在很多时候就是现实版的“王婆”?就像清代《不足歌》里唱的:“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娥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良田置得多广阔,出门又嫌少马骑……”是的,我们可能不是在嫌“有酒无糟”,但我们可能会嫌有车无房、有钱无权、钱不够多、房不够大……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的,但人的能力又是极其有限的,当有限的能力不能满足无限的欲望时,人就会因为憎恨自己的“无能”而陷入痛苦、自责的泥潭里难以自拔,在自怨自艾中饱受煎熬。


人们追求物欲(或有意无意攀比)的本意,是为了获得持续的满足和快乐,现实中却又经常因为得不到满足而快乐不起来,甚至于走向了快乐的反面。正因为如此,老子在《道德经》里劝诫我们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意是说,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节制就不会遇到危险。


圣人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总觉着有点儿危言耸听,读着既显拗口,也不便于记忆和传播。后人又根据《道德经》中对“知足”的好处的描述,提炼出一个四字成语来,叫做“知足常乐”——你希望时时刻刻都能快乐吗?那就知足吧,只要“知足”,就能“常乐”。词是好词,平白,朗朗上口,易为大众接受,普及率自然也高,所以碰到那些对现有的物质条件、境遇等不满的情形时,我们就会祭出“知足常乐”这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来劝慰他人,也劝慰自己,好像这是一剂能使人快乐、满足的灵丹妙药,挂在嘴上嫌不够,还贴到墙上,以时时警醒看到的人。


但是问题来了,圣人只告诉我们快乐的前提是“知足”,却没说怎样才能获得满足,就好比是一句喊得山响的口号,响亮固然是响亮,堂皇也很堂皇,但就是缺乏实操性,没有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和路径,“知足”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这就使得“知足常乐”看上去像是一句很经典很厉害的空话,既劝不了别人,也劝不了自己——它貌似在一本正经地说,彼岸很美好,却又不告诉我们该如何达到。


那么有没有一种无须付出太多,却又随时能让人“知足”的法子呢?唐代的一首打油诗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诗僧王梵志曾作《他人骑大马》诗曰:“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语言诙谐,意思也直白——你要是骑着头瘦毛驴,就不要跟骑高头大马的比,回头看看跟在你后头的那些个挑着重担、哼哧喘气的汉子,你就会觉着舒服多了!话糙理不糙,它为我们在获得内心满足这块指明了一个最小成本的路径,即在“物质、欲望、境遇”的层面,最好是“向下比”。这其实是很有见地的:其一是不管你过得如何不好,总有人活得不如你,比你更惨更难,跟他们比,虽然说不上阳光,但至少能求得内心的某种平衡,获得相对的满足感;再者,人在物欲方面的需求,实际上是很有限的,就像《增广贤文》说的“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绝大部分情况下,“人心不足”,都是因盲目攀比或不良价值观的误导而起。


好比买车,有些人就好面子、有攀比心理,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借贷款来购买动辄几十万的好车豪车,由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搞得压力山大,整日里郁郁寡欢;而回过头来想想,你可能只是需要一辆几万块钱的代步车而已。倘若我们能放弃虚荣心、攀比心,量体裁衣,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内心就会舒服、安逸得多;退一步讲,或许我们做不到不比,一定要比的话,那就尝试着“向下比”:哪怕你只有一辆便宜的二手车,至少不用再忍受风吹日晒雨淋之苦吧,总比那些骑电瓶车或自行车上下班的人要好得多,这么一想,心态就容易平衡,满足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在物质、境遇等层面“向下比”,看似保守、妥协,实则能调心态、得心安,不失为一种处世的大智慧。对此,清代的刘因之在《谰言琐记》中总结为人生在世,学业要上比,而境遇则要下比,“处境遇取下等人自况,则随地无不足之时”,此乃至理名言也。


编辑: 吕斌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