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秦川
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军事冲突,邹国损失惨重。邹穆公当时非常郁闷,不明白自己兵力如此强大,为何却大败而归。
几天后,适逢孟子来访,邹穆公立即向孟子大吐苦水:“这次交战,我手下官吏死了三十多个人,可百姓却没有一个人为他们拼命。若是杀掉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我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战死而不去营救,难道他们没有一点点的同情之心吗?先生,请您出出主意,此事该如何处置才妥当呢?”
看着邹穆公忧心忡忡的样了,孟子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您可知道,灾荒年岁,百姓有多难?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则四处逃荒,几乎有上千人。可是您知道吗,您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仓库里装满了财宝,官吏们却从不向您报告实情,拒不赈灾救民,这不是瞒上瞒下、残害百姓吗?”
听了孟子的一番话后,邹穆公面露愧色,嗫嚅地问道:“寡人有所不知,真有这些事情吗?”孟子点点头,接着说道:“曾子曾说:‘要警惕,警惕!你怎么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样对待你。’老百姓当初受到怎么样的待遇,现在就怎么回报,所以您不要再怪罪老百姓了。现在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也就自然而然地为他们的长官卖命了。”听了孟子的一番话,邹穆公茅塞顿开。
从那以后,邹穆公将孟子教给自己的“民为贵”“爱民如子,视民如伤”等执政理念付诸实践,同时也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利民措施。看到邹穆公的虚心改变,当地老百姓也是倍感温暖,他们议论纷纷:“国君把我们视为自家人,我们也要懂得国与民相互依存;君主体恤百姓,我们当然也乐意为君主出力分忧。以后国家再遇到困难,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老百姓的那些话传到邹穆公的耳朵里,他不由得感叹道:“真要感谢先生的教导,他才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