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两个孩子的“两碗面”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07-23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陈陈


我家有两个男宝,相差5岁。拼了两次命,虽没凑成个“好”字,但他俩在我心中,始终是珍贵的存在,是我的铠甲,亦是我的软肋。


今天是放暑假的第十天,天气异常闷热,大娃提议:“妈妈,我们中午吃凉拌牛肉面吧?我可以帮你把牛肉切片,胡萝卜切丝……”话音未落,二娃立刻从卧室跑出来说:“妈妈,我可以帮你洗香菜、洗小葱,而且洗得干干净净。”听了这话,作为母亲的我,甭管天多热、厨房多难呆:“好呀!妈妈马上去做,你看好弟弟,等着吃就行。”


不到二十分钟,所有的配菜都已准备好,面也煮好了,装进了碗里,牛肉片和香菜放妥当。面刚上桌,二娃那灵动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妈妈,你在厨房忙活的时候,我就闻到香味啦!”二娃的小嘴会夸人,似乎更懂得我想听什么。


他迅速地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将筷子伸向碗里的牛肉。他的手微微颤抖,一片接一片的牛肉被他送入口中,腮帮子鼓鼓的,快速咀嚼,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他一边吃,一边转动着眼睛,观察着大家的反应,似乎在得意自己能先享受这美味的部分。


接着吃面时,或许是之前牛肉吃得太多,他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不过,他那机灵的脑子可没闲着,眼珠一转,想着怎么能把剩下的面解决掉。他试着把面条卷在筷子上,像玩游戏一样。到后面,碗里还剩下不少面条,他无奈地放下筷子,摸摸已经鼓起来的肚子,吐了吐舌头说:“妈妈,我实在吃不下去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大娃则沉稳得多。他先拿起筷子,有条不紊地挑起面条,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着,仔细感受着面条的爽滑和凉拌调料的独特。随着面条逐渐减少,他的目光终于落在了牛肉上。此时的他,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将牛肉一片一片地夹起,缓缓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每一次咀嚼都显得那么享受,似乎要把牛肉的鲜美和调料的香气全部留在记忆里。结果,他的碗里一滴不剩,干干净净,就连碗边残留的一点汤汁,他都用筷子轻轻刮起,送入嘴中。他满足地放下筷子,用手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他们的性别一样,但性格不一样,甚至是截然不同。大娃,温和、腼腆,心思细腻,在意他人,内心比较敏感,做事规规矩矩、追求精益求精。二娃,活泼、外向、开朗、调皮,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精力充沛,个性很强,独 立、勇敢,也比较自我,做事风风火火,敢做敢当,不喜欢妥协。


记得《正面管教》这本书里,提到孩子出生顺序时,有这样的描述:“置身一个家庭就好像在演一出戏。出生的不同顺序就好像戏中的不同角色,各有其明显而独特的性格特征。”我恍然大悟:那么很多子女家庭里的孩子性格有差异,这并不是巧合,而是注定的。就比如我们经常说,在一个家庭里,爸爸如果扮了红脸,妈妈就只能扮黑脸。同样的,老大有了一种性格,老二就只能“进化”出截然相反的性格。而这种差异化可能就来自于出生顺序的排位。


看着两个孩子“吃面”时截然不同的表现,我和孩子爸爸相视而笑。虽说他们性格迥异,但都是我们心头的宝贝。我们也知,在未来的日子里,需要引导他们看到彼此的闪光点,学会相互欣赏、相互帮助。我们会告诉机灵调皮的二娃,大娃的沉稳认真是值得学习的品质;也会对温和腼腆的大娃说,二娃的勇敢独立同样可贵。我们希望他们明白,兄弟是一生的陪伴,无论性格如何不同,都要相亲相爱、互相照顾。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用心呵护他们的成长,让他们在温暖与理解中,相互扶持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编辑: 陈陈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