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昊 报道
滕州融媒讯 近年来,市老年大学坚持守正创新、砥砺前行,持续增加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扎实推动老年大学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教学服务,赢得了广大老年人的一致好评。去年,市老年大学“联学共建 融合发展”合作交流品牌被认定为首批“全省老年大学合作交流特色品牌”;“桑榆溢彩 智慧助老”项目荣获山东省“五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市老年大学被评为“《老年教育》学刊用刊先进单位”,《人民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枣庄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学校办学经验。
市老年大学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群向学员发放调查问卷,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全面了解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市老年大学在2024学年加大老年教育供给,增设古筝、手工艺术、普通话3门深受学员喜爱的新课程,目前学校开设了书法、摄影、形体等11个专业16个教学班,在校学员达到754人,丰富了课程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文化养老选择。同时,该校与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养老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在市军休所、北辛街道文化路社区等地成立分校(教学点),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家门口”式文化养老产品,进一步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让老年教育事业惠及更多老年人。
市老年大学精心打磨高效课堂,完善教师聘任、管理、培养、考核制度,选优配强教师队伍,为老年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队伍保障。开设线上直播课堂,将“互联网+”融入教学工作,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转型升级,满足老年人居家学习的愿望和需求,其中,《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歌唱的基本要素》《歌唱的基本练习》获评全国老年远程教育特色微视频、全省老年大学精品课程。开展“线上作业展评”活动,动员学员交作业,接受老师指导点评,检验、巩固学习成效。该校在官桥镇古薛银杏生态园设立研学基地,为学员搭建创作平台,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展示融会贯通。此外,组织学员到微山湖红荷湿地、莲青山、南阳古镇等地游学采风,以游促学、游学相长。
为延伸老年教育触角,市老年大学引导桑榆长者为滕州现代化城市建设贡献“银发力量”。组建文化活动团体,搭建文化活动平台,成立市老年大学合唱团、舞蹈队、书画研习社、摄影沙龙,组织开展书画摄影展、文艺汇演、手写好家风征集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文化活动,65名学员在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彰显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创立“桑榆溢彩”志愿服务品牌,组建志愿服务队,引导老年大学学员在文明城市创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余热、传递正能量,引领带动更多老年人为社会发展贡献“银发力量”。举办“桑榆溢彩大讲堂”9期,涵盖应急救护、法律法规、防范诈骗、养生保健等方面内容,提升精准精细化服务水平,广受学员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