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品读“文化盛宴” 擦亮“善教品牌” —— 全市中小学“讲·演·做”拓宽传统文化教育新路径纪实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05-31  浏览量:  栏目:时政

品读“文化盛宴” 擦亮“善教品牌”

—— 全市中小学“讲·演·做”拓宽传统文化教育新路径纪实


  王洪波 周焕杰


  “滕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是距今7500年的‘北辛文化’发源地,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故里……”每逢周末或假期,国家一级博物馆滕州博物馆展厅中处处可见“小讲解员”忙碌的身影,这是市文化路实验小学开展的“博悟课程”活动。“小讲解员”们为观众带来了“北辛文化”“科圣墨子”“工匠鲁班”等精彩的讲解活动,让观众品味一个又一个“文化盛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什么人”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聚焦境内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善教学校”建设为引领,通过“讲”传统文化、“演”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等多种方式,探索出县域层面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新路径,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文化基础。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2所、示范校1所,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1所、诵吟特色学校1所,其中市实验小学的柳琴戏、松枝鸟传承项目,界河中心小学的跑旱船、竹马传承项目,均为区域特色文化代表。


“讲”传统文化

让历史与文化活起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滕文公为什么要施仁政吗?”“滕国为什么被称为善国?”日前,在姜屯镇“善文化大讲堂”里,姜屯镇中心中学一场关于“善文化”的讲座正在进行。课堂上,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述,将古代先贤的善行善举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对“善”的观点。

  在我市各校园里,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中小学日常教育教学中,成为了师生们共同学习、传承的重要内容。他们还积极邀请传统文化专家、手工艺大师等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带来精彩的讲座和表演。北辛街道杏花村小学的“鲁班大讲堂”正是宣讲传统文化的又一典型。该校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为学生们讲述鲁班的传说和木工技艺,通过讲座和互动体验,让孩子们对鲁班这位古代工匠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对传统木工技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北辛街道通盛路小学邀请民俗专家,以故事为媒,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精髓,引导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还定期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展现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兴趣和扎实基础。

  全市中小学大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每年开展中小学经典诵读活动200余场,每年滕州书展期间均举办青少年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演”传统文化

让传统艺术绽放光彩


  近日,在市实验小学的礼堂上,柳琴剧团的青年艺术家们为师生带来了柳琴戏《清风亭》《喝面叶》片段,精美的扮相和专业的表演惊艳了整个会场,学生们与演员交流互动、学扮跟唱,着实让学生们过了一把“唱戏瘾”。

  市实验小学的一幕,是我市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生动体现。我市是柳琴戏的主要发源地,市柳琴戏研究保护中心与12所中小学校共建戏曲艺术团,组织进校园主题演出活动107场。市实验小学2017年成立校园戏社,与市柳琴戏保护中心合作共建柳琴戏传承基地,外聘国家、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及专家老师10余人,每周安排4节课,社团学生110余人,请国家一级作曲家陈建老师创作的戏歌《柳琴声声》《柳琴声声溢校园》《梨园童韵》多次参与省市各级展演,社团获评山东省首批中小学生“高水平艺术团”。

  全市各中小学围绕传统文化传承,高招频出。北辛街道通盛路小学成立汉服社团,积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校本课程中;龙泉街道中心小学注重传统戏曲传承,邀请当地戏曲表演艺术家为学生们表演经典剧目,并教授他们基本的戏曲表演技巧;滕南中学结合中学生特点,积极探索情景剧创演,他们编演的《周亚夫军细柳》荣获山东省“国学小名士”情景剧创作表演大赛二等奖;龙阳镇学区以传统文化弘扬为主题,成立“六基百团”,各中小学利用课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演出和展示活动,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做”传统文化

让手艺与智慧相传承


  “制作松枝鸟,首先要准备好秸秆芯、羽毛、棉花、颜料、铁丝、面粉等材料……”日前,在界河镇中心小学,“滕县松枝鸟”社团的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讲述如何制作松枝鸟。

  松枝鸟是我市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我市广泛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仅“松枝鸟”一项,就有市实验小学大同校区、市特教中心等6所学校开展,张汪镇的“燕车”、滕县木版年画、鲁班锁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走进全市各个学校。

  除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糖画、吹糖人、剪纸、泥塑、烙画书法等传统手工艺项目在校园里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普及。剪纸课堂上,学生们手持剪刀和彩纸,认真地剪裁着各种图案;泥塑课堂上,学生们用自己的双手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书法课堂上,学生们挥毫泼墨,书写着传统文化的精髓……

  市教育和体育局积极组织各项社团展示评比活动,展示全市各学校的特色社团和传统文化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让他们在交流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滕州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将夯实‘一校一品一特色’文化传承工程,立足课堂主阵地,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与策略,进一步擦亮‘善城善教,学在滕州’金字品牌。”市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利华说。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