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铮 报道
滕州融媒讯 5月3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就儿童福利保障和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有关情况作了发布。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围绕“年满18周岁上学的孤困儿童保障政策”“用心‘滕’爱·护童成长”主题宣传月活动”等内容,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我市着力健全和完善孤困、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搭建“0521”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式,积极推动孤困、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被表彰为“山东省十佳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我市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试点县”“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护童成长”项目试点县。
品牌引领志愿带动,打造“心滕你”未保品牌。我市以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平台,以“心滕你”未成年人保护品牌为载体,以检察院“蓝荷”、团市委“滕小青”等品牌为支点,以妇联“爱心妈妈”、市关爱未成年人等志愿服务队为基础,建立“1+1+X+N”志愿服务体系与“24小时不打烊”服务模式。品牌创建以来,探索实施服务项目66个,开展主题宣传服务活动近3000场次,惠及7万余人次。夯实基本生活保障,分层分类精准到位。今年,我市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重点困境儿童分别按照每人每月1882元、1332元的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年均保障三类儿童1200余人,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716万元。开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慈善助学工程及“明天计划”,做好先心病患儿筛查救治工作,并为全市在保孤困儿童免费办理居民医疗保险,确保孤困儿童病有所医。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服务儿童零距离。我市成立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建立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开展“书记话未保”活动。依托“党员+儿童权益专员+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社工+志愿者”机制,配备镇(街)儿童督导员21名,村(居)儿童主任1195名,组建专业儿童服务社工机构16个,成立儿童关爱社会组织33个,培育村(居)未成年人保护志愿服务队105个,打通未成年人保护“最后一公里”。打造未保服务阵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按照“五有”要求,构建由1个市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6个分中心、21个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999个村居“儿童之家”组成的多层次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发挥市慈善总会优势,开展“情暖新春、慈善童行”、点亮“微心愿”和“龙宝宝送福”等活动,引导和动员专业社会力量为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爱心陪伴、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关爱服务活动。
创新儿童关爱模式,推广“假期快乐成长营”。我市联合市妇联、市教体局,整合乡村闲置校舍,创新设立儿童假期快乐成长营12个,为孤困、留守、流动儿童提供假期安全保护和公益性托管服务,“凫山假期快乐成长营”经验做法被省民政厅评为典型创新案例,并在全国2023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上作典型发言并推介。开展常态化志愿活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在重要节日,联合社会各界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点亮六一 ‘滕’爱‘童’行”活动、“奋进新征程·同心护未来”儿童福利保障和困境未成年人保护集中宣传等一系列活动,鼓励、引导成立滕州市手牵手孤困儿童帮扶志愿服务团等社会组织,增加儿童关爱保护专业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