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农村大众报】滕州青年夜校课程上新 用非遗打开夜生活
来源:农村大众报  日期:2024-05-14  浏览量:  栏目:媒看滕州


学员成功还原鲁班锁后兴奋地展示。

 非遗钩织作品实用性与艺术性并存,课堂上学员们正在大胆创作。


  “哎,你听说了吗?滕州青年夜校上新非遗课程了!”
  如今,夜校成了当代青年打开夜生活的潮酷方式,当古老非遗遇上新潮夜校,又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
  想象一下,一张纸对折,描图,裁剪,展开就变成了精美复杂的团花;六根凹凸不平的木条,拼插成鲁班锁,拆开简单,还原却不容易;一团毛线,经过钩针的编织,既能变成精美的艺术品,也能用于日常生活……
  滕州青年夜校是由滕州市委整合辖区内资源打造的公益课程,目前已开设6期。从第一期开设的油画、摄影、美甲等“洋气”课程,到现在上新的剪纸、针织、鲁班锁等非遗课程,不少年轻人直呼“下课(班)以后再也不想着玩手机了!”
  赵茹就是这些年轻人中的一员。
  “之前就听说过鲁班锁,上手拼装倒是头一回。”今年25岁的赵茹已经不是第一次上夜校课了,比起之前“抢”到的油画课和化妆课,鲁班锁拼装课程对于她来说相对陌生,但也同时让她充满好奇。
  鲁班锁又叫六子联方,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通常由6根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木条组成。讲解完鲁班锁的起源、原理等相关知识,来自鲁班工坊的老师手把手带领大家将鲁班锁拆解,并按照特征将6根木条按顺序排开。
  尽管有所预料,但赵茹还是低估了鲁班锁的难度。“刚把木条区分开,一组装就又弄混了。”赵茹有些手忙脚乱,不少学员也纷纷再次请教老师。明明只有六根木条,但它们仿佛有无数种组合方式,“就是没有可以正确还原那一种。”
  赵茹直呼好难,但也很解压,“闲暇之余放下手机,专注地学好干好一件事,可以给自己‘充电’。”
  青年除了可以来夜校上课,还可以来夜校教课。夜校积极寻找“青年夜校建设合伙人”,引入年轻、专业、有创意的师资力量。1999年出生的付兴辉已经学习剪纸十余年了,是付氏剪纸第四代传承人,也是滕州青年夜校的一名讲师。
  “一开始大家都不太相信我是老师,可能是我太年轻了吧,哈哈哈。”他带着学员剪的是传统的4折团花,需要先折后剪。“剪完打开后大家都很震惊,感觉自己剪出来的十分漂亮。”
  从过年贴的窗花到结婚用的大红喜字,剪纸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付兴辉觉得,夜校可以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非遗文化,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非常有意义。
  “我们就是发挥一个平台作用,将青年的需求和师资力量进行双向对接。”滕州团市委书记巩婉莹告诉记者,滕州青年夜校选用“青年点课+团委选课+讲师上课”的形式,分批开设50余种可互动、能参与、有趣味的课程,让优质公共文化资源惠及更多青年人。
  “1+6+N”夜校体系,让青年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距离合适的上课点;提供组团定制课程,流动夜校送课到镇,全域覆盖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课后收集体验反馈并对课程进行考核验收,并以此为基础对课程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夜校课程质量。这样的夜校怎么能让年轻人不上头?
  巩婉莹表示,接下来想要打造具有青年标识的IP,将其印制到挎包等物件上,让“夜校风”可以被带上街,在青年中引起夜校潮流。“只靠免费并不能真正吸引青年,反而会让他们失去兴趣。”等当前阶段的公益课程结束后,夜校准备进一步探索付费课程,真正长久地运营下去。


原稿链接:http://paper.dzwww.com/ncdz/content/20240510/Articel08001MT.htm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