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记者周奎
□徐杨 徐善斌
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不断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全面推动法治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用法治护航群众美好生活。
抓实“服务利民”,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官桥镇高标准打造1000余平方米的镇便民服务中心,统筹设置服务窗口28个,规范村级便民服务站(点),优化办事流程,推广“一站办”“一窗办”等机制,运用“爱山东”APP、“枣解决、枣满意”平台,构建全域覆盖、上下联动、体系完善的便民服务网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该镇坚持“五公开”原则,2023年以来,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开栏等在方式,及时公开规划计划、工作动态等信息1000余条,做到了应公开尽公开,依法公开。
该镇通过“互联网+”延伸法治触角,利用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持续加强“智慧普法”建设。同时,高标准建设法制报告厅1处、法制课程“扫码”线上学习读书角3处,创新开展“小法官”走进模拟法庭“沉浸式”学法体验课5次,推动学习教育多样化、常态化。
做优“普法惠民”,提升群众的法治幸福感
官桥镇分片区、分类别打造法治文化公园6个、文化广场12处、文化长廊和文化墙22个、宣传栏14个、法治书屋18个,校园法治文化广场5处,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法,推动营造群众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浓厚氛围。
该镇组建了由“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一村一法律顾问、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普法骨干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今年以来,该镇联合当地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深入学校、农村、社区、企业等开展“法律七进”普法宣传教育活动56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2次,提供法律援助6次,处理涉企法律案件5件。
官桥镇还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带头学法讲法制度,用好用活周一例会和周四学习会,组织开展法治专题学习,不断提高基层人员法治素养和依法执政能力。健全完善法治进村居,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开展法治宣传与培训,切实提高群众知法懂法用法水平。
落实“执法为民”,增强群众的法治安全感
官桥镇推出“1+2+N”治安防控模式,全面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矛盾隐患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常态化推进平安建设领域“五类违法犯罪”专项整治工作,今年以来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18条。
该镇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1365”模式,全镇共增设网格驿站8处,划定基础网格55个、专属网格40个,调整充实网格长、网格员190人,全镇网格事件办结率达100%。同时,发挥“雪亮工程”技防作用,在文物保护区、鲁宁输油管道、化工园区、17家重点民营企业等重点区域安装电子监控270余处,协助办理执法取证案件18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
官桥镇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七带”走访工作法,摸清矛盾隐患;统筹司法、信访、公安、综治、矛调等力量,发挥法律顾问、网格员、公益岗等作用,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原稿链接:http://m.legalweekly.cn/zfdt/2024-06/04/content_900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