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4“青春当先开新局”融媒采风活动第二期于 10 月 24日至 25 日走进枣庄,以“青春助力文化向‘新’发展”为主题,深挖一线青年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红色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等的青春故事,展示齐鲁青年牢记嘱托,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近年来,滕州市龙泉街道荆泉北路社区人气一直居高不下——小红船书屋区,小朋友们在认真看书;夜校区,志愿者为居民们送上音乐课、非遗课;烘焙区,大家开心地做着蛋糕,享受自己动手的快乐。
一个小小的社区服务中心,不仅成了居民家门口的服务站”更成了睦邻友好社区的大客厅,居民们享受从“有服务”到“优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这和荆泉北路社区探索创新“1365”社区团建模式离不开,用365 天的暖心服务和36.5℃的贴心服务助推“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
“青年发展型社区”阵地在哪里?就在万达商圈旁。活动空间近1400平方米,设置了共享书吧、共享会客厅、娱乐、休闲等服务空间,让居民、外卖小哥、企业白领就近享受便利的生活服务和休闲娱乐。除此之外,荆泉北路社区还设置了两处红领驿站。
“打造服务中心,最重要的是让居民的需求落地,在空间的使用上,注重共享和便利。”社区党委书记张慧说。荆泉北路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不仅链接了小区和资源,更拉近了居民和社区、物业、商圈的心。
阵地“开张”了,如何把服务送到居民“心坎”上?社区创新“社区+商圈”“党建引领+团建赋能”的工作模式。联合爱心商家先后开展“青少年读书会”“亲子烘焙”“面塑课堂”等公共文化服务体验活动。开设寒暑假“暖心课堂”“青年夜校”,进一步提升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工作质效。社区积极创新“小举措”,聚“青”力推进移风易俗。
宣传引——耳濡目染熏陶提高认识。组织团员青年参与街道原创拍摄的小戏剧、快板舞等节目,发掘特色非遗文化与移风易俗工作相融合。
制度领——春风化雨破除陋习束缚。修订完善居(村)规民约,充实调整红白理事会成员。通过文明迎亲队、好青年引领、美德信用积分等途径,努力开启文明向善新征程。大力宣传巴士婚礼、集体婚礼、步行迎亲等新型婚育文化,将移风易俗融入美德信用建设评价体系。
基层治——文明新风成效扎实显著。建立由红白理事会成员、“两委”成员、青年志愿者等组成的“幸福”宣讲团,提供婚俗文化宣讲、乡风文明劝导等服务。
(大众新闻记者 孟令洋)
原稿链接:https://m.dzplus.dzng.com/share/general/0/NEWS1874627BATYTCAIUIHPU
编辑:卢庆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