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中国社区报】“选育管用” 锻造过硬社区工作者队伍 | 山东省滕州市选配有制度 发展有空间
来源:中国社区报  日期:2024-11-07  浏览量:  栏目:媒看滕州
编者按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强化基层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期以“‘选育管用’ 锻造过硬社区工作者队伍”为主题,介绍山东省滕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福建省泉州市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基层治理骨干力量的经验做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山东省滕州市




选配有制度 发展有空间


山东省滕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两办”印发的《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市统招、街道管、社区用”的工作思路,全力构建选配有制度、发展有空间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实现社区工作者进得优、能留住、有奔头。滕州市1736名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为民爱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提升。



严把准入关口 全面优化队伍结构

立足社区工作实际需求,在选用配备社区工作者时综合考虑学历、年龄、能力等因素,打造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建制优化“选”一批。主动顺应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治理持续向基层延伸的形势,坚持规模调优、资源整合、班子建强的原则,稳步实施城市社区规模调整和村改社区工作。全面优化社区班子成员选任条件,每个社区选配5~9名精干高效的居委会成员,服务3000户左右常住居民。

因需择优“招”一批。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的标准核定社区工作者数量,坚持以岗择人、人岗相适,突出年轻化、专业化。注重从高校毕业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中选拔社区工作者,大力推行持证上岗制度,连续五年累计招录1100余名社区工作者,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使社区工作者队伍更具活力、更有能力。

网格化管理“定”一批。将社区工作者有机嵌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作为网格员的中坚力量。按照每300~500户划分一网格的标准,共设置1768个网格,4批次760名社区工作者全部“入格”。同时,以楼栋、街巷、队(组)等为基本单元增设单元(微)网格,切实打通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百米”。



搭建教培平台 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理论+实操”“课堂+现场”等载体,常态化、全方位提升社区工作者为民服务的能力。

坚持系统培育。建成集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和成果展示于一体的枣庄市首家社区工作者培训学院,组建13个领域、50名专家学者和专业人才库。创新实施“135”育蜂工程(“1”指围绕1个轴心,突出党建引领;“3”指开设3类课程,分别为育蜂课程、强蜂课程、炼蜂课程;“5”指创新设置“微课堂、微项目、微论坛、微帮带、微竞赛”),先后举办初任培训、骨干培训、“头雁”培训、专题培训等7个班型,累计组织培训46场次、3900余人次。

突出导师帮带。围绕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建立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委书记、网格党支部书记“三级”书记传帮带机制,实施“以老带新”计划,结成“青蓝”组合,主要围绕信息采集、治安防控、隐患排查、民生服务、信息报送等社区工作者十大职责任务开展帮带工作,累计帮带760名社区工作者提升专业素养和工作技能,实现“一人多岗,一专多能”。

注重实践锻炼。坚持一线工作法,组织社区工作者进行多岗位沉浸式体验,在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练就真本领、硬功夫。创新建立“关爱、关注、关心”三本工作台账,组织社区工作者对各类诉求予以关注,实时对接联系;对“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予以关爱,实行“一周一见面”;对普通群体予以关心,坚持“每月一遍访”,实现走访服务精准化。

(作者系中共滕州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原稿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IJQXdWG8Rzyx2ZZI2sU7w

编辑:卢庆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