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积极创造发展新优势,以村和片区为基本单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按照“好看、好用”和“有体量、有品位”的“两好两有”标准,在全市16个涉农镇167个村创新打造8个乡村振兴示范区和8个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以下简称“两区”),探索出一条片区化建设、融合化发展、差异化推进、全域化覆盖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坚持系统谋划,壮大乡村产业
滕州立足市情农情,整合多种资源,深入谋划推进,加强实践探索,构建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协同联动的“两区”建设推进机制。
全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村党组织“跨村联建”与“两区”建设有机融合,为示范片区各村抱团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目前,滕州坚持“农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的理念,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
挖掘资源禀赋,深化城乡融合
近年来,滕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挥市域内乡村山水田园禀赋,将村庄建设与景点打造紧密结合起来,聚力创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片一风光”的示范片区。
如“微湖渔家”和“龙湖月色”片区,依托辖区微山湖湿地旅游资源和龙山龙湖自然风光,大力创建生态品牌,挖掘人文景观,培育“和美乡村+”农业、旅游等新业态,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
聚力铸魂赋能,引领文明风尚
滕州以倡树文明新风为重点,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宣讲活动,推动文明新风吹遍乡野,以文明“小气候”温润社会“大环境”,积极引导群众真正把移风易俗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此外,滕州以弘扬善文化、创树新风尚为主要内容,探索“善文化进万家+文明实践+乡村文化振兴”互融共建模式,推动“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全域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村文化礼堂三级阵地,建成一批家风家训馆、村史馆等,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形成,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刁文鑫 李君)
原稿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338137?d=134db4a&time=1735206357896
编辑:卢庆琛
审核: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