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山东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全域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赋能城市数字化治理,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新图景。
近年来,枣庄滕州市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数智化发展模式创新,聚焦治理体系、运转机制、数据融合、服务能力创新,持续擦亮“e呼善应”治理品牌,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


聚焦运转机制创新
实现治理工作“全闭环”
“网格群真是好,有呼必有应,一次就办好!”滕州市北辛街道马王社区一位居民说。此前,这位居民被安装电表问题所困扰,在网格居民群里发出求助,不到一分钟,群内的“枣办好”电力服务专员就将所需要的资料、表格一次性告知,并在线指导其办理用电业务。
“构建线上指挥网、搭建网格居民群”是滕州市统筹资源力量、创新网格化治理的一个缩影。滕州市健全完善社会治理“网格—村(社区)—镇街—市”四级流转、“采集上报—核实立案—指挥派遣—处理反馈—核查结案—考核评价”六步闭环机制和分级分类办理机制,实现网格治理与诉求办理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聚焦数据融合创新
实现应用场景“全覆盖”
今年夏季汛期,滕州市综治服务中心即时启动24小时值班机制,做好视频巡查、电话调度和诉求转办工作。“我们依托‘雪亮工程’等视频监控系统,对全市重点防汛区域进行监控,并实时关注汛期诉求,做到问题第一时间汇报处理、诉求第一时间转办处置。”在滕州市智能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值班工作人员“一屏观全城”,时刻关注着雨情、险情、民情。
滕州市打造多维数据融合应用场景,构建社会治理“一张图”,累计归集网格运行数据215万条、诉求数据70万余条等,为精准治理提供数据支撑。打造视频赋能应用场景,借助AI分析、算法仓库等手段,实现对重点人员、重要事件、重大隐患的智能识别、动态感知,提升智慧化治理水平。打造城市部件应用场景,对7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内城市部件进行编码、定位、落实权属,提高治理精准度。



聚焦服务能力创新
实现群众诉求“全解决”
“我们汇聚了‘枣解决·枣满意’、12345热线、‘e呼善应’平台、‘枣治理’、市长信箱、纪企直通车、新新向党等17类诉求反映渠道,创新探索多平台一体化分流交办、一体化审核、一体化分析研判、一体化督查督办,助力诉求办理质效提升。”在滕州市“枣解决·枣满意”诉求办理指挥中心,滕州市综治服务中心主任甘铁军介绍了创新“四个一体化”工作模式。
滕州市加快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推进“e呼善应”指挥平台与“枣解决·枣满意”“枣治理·一网办”等平台双向融合贯通,实现一网通办、扎口运行,切实为基层减负,推动诉求办理质效大幅提升。去年以来,累计受理民生诉求93.2万件,市场主体诉求4600件,办理满意率99.23%,解决率98.55%。

原稿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f-kZFwUnHjLBeka_6Bkzg
编辑:卢庆琛
审核: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