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年近方知岁月浅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5-01-02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马润涛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春节了。冬天天短,更显得时间过得快。


感叹时间过得快,这种感觉恐怕只有老年人才有吧?


我有一个邻居,他的腿不太好,是脑梗留下的后遗症。我呢,腿也不方便,是硬伤,手术留下的后遗症。同病相怜,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每天除了走步,就是坐下来聊几句。聊什么呢?无外乎庸常生活。时间长了我发现,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发一番感慨,说:“时间过得真快,不觉一天过去了,不觉一个星期过去了。”我说:“你也有这种感觉,我想只是我有呢。”


这个话题,父亲与我也聊过。有一次,偶尔想到这个问题,遂问父亲:“你觉得日子过得快吗?”父亲愣了片刻说:“怎么不快,这不才吃了午饭,说着又该吃晚饭了。”


或许这种感觉老年人都有,只不过有的挂在嘴边,有的放在心里。


站在岁尾回望,我这一年过得还算平稳,中间除了做了个白内障手术,得过几次小感冒,身体并无大碍。只是这小感冒有点儿麻烦,不论是热点或者冷点,鼻涕总是流个没完。以前没这样呀。我知道是新冠感染留下的后遗症。又是后遗症,听听就让人头皮发麻。


关于阅读和写作,这一年我觉得倒退了不少,而且兴趣大减。


先说阅读。这一年阅读,除了杂志,读的书也就七八本。


再说写作。相对于时间,速度在这里明显放缓了,就像家乡的响水河,上游打了拦河坝,流到这儿就失去了流速,光阴在这里也仿佛为苔藓所覆盖。这一年我总共写了不到二十篇散文。发稿呢?截至年底,除了公众号以外,报纸副刊共发了二十多篇,虽然够多的了,但其中有一部分是几年前写的,个别篇章只不过作了点修改,属于旧作翻新。除了本市报纸以外,我没对外(限于纸质)投过一篇稿子。我这一年写作速度和热情大不如前,有时候是不想写,也有的时候想写却找不到素材。


总之,“近年来,我渐渐地感受到一种创作危机,这危机并不是个人才华的衰退,而是对生活的疏远和陌生。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也是许多作家同行的问题。”这话虽是莫言说的,但何尝不是我当下写作遇到的瓶颈?长年生活在方寸之间,又何来写作素材?


写作热情的锐减,对投稿也看得淡了。有时候我甚至想,写有写的好处,不写也有不写的好。所谓好处,就是能锻炼人的大脑,老年人最怕不动脑,因为长时间不动脑,大脑反应就会越来越迟钝。这两年我的记忆力变化特别明显,以前说提笔忘字,如今不用笔和纸了,就变成了抬手忘字,不过好在有微信搜索,连词典不用翻就解决了。还有投稿,我曾经把投稿比喻成播种,只有播种才有收获。当然,等待有时也是怪煎熬人的,何况自己是一个急性子,不过这种煎熬孕育着希望,并且我还把它看作念想。是的,我甚至越来越享受这个过程了。


不写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少了期待和烦恼。没了期待,也就不会失望。我承认,有时候期望值越高,失望的可能性就越大。有一段时间,我的写作似乎进入了病态,写作上了瘾,抓住一点素材就写,稿子写得多发不了,我就产生了焦虑情绪,为此甚至还抱怨误会过编辑。


作为一个老年业余写作者,活着不能没有希望和念想,有了希望和念想,过日子才有心劲和奔头。而对于我,写作就是希望和念想,我曾经认为,我是活在文字里,活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一旦写不动了,日子也就快到尽头了。这些年我一直笔耕不辍,甚至身卧病榻还坚持写,其动力和意义就在这里。但是,虽然写了不少散文,可让自己满意的却很少,总寄希望于下一篇,或者下下一篇,总想有一点新突破。其实,这又谈何容易。


那么,作为一个常年宅在家里,毕生从事写作,且有着阅读和文学爱好的人,不阅读、不写作又能干什么呢?家务活基本被老伴包了,我也只是拖拖地,喂喂鱼,浇浇花。仅此而已。还有大量的时间呀!用什么来填充?除了每天早上下楼走步,剩下的时间只有用电视来打发了。


说到看电视,我好像在一篇文章里写过。事情是这样的:早年我的腿好时,多在外少在家,对那些成天泡在电视机前的人特有看法,心想干点什么不好?后来有一段时间妻子看电视多点,我就干涉她,要求她白天尽量不要看电视,要看最好是晚上看。妻子很配合,她可能也觉得看电视会影响我阅读和写作,于是约定只晚上看电视,这一约定我们坚持了许多年。


然而,这约定后来却被我打破了。我在前面说了,不想阅读和写作了,兴趣也开始慢慢转移到了电视上。看电视我是有选择的,就是看电视连续剧,其他节目很少看。我家的电视能回看,一天能看两三部电视剧。开始除了晚上看,好看的电视剧多了连下午也看。眼下好了,连上午的时间也挤出一些看电视剧。我知道我迷上了电视。老伴倒好,在看电视上,从来不与我争,好像对她来说看与不看都无所谓。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遥控器一直操在我手里,主动权在我,即使她喜欢看戏剧节目,也都服从了我。但近期有所改变,为了照顾她的兴趣,没有好电视剧时我就选择戏剧节目,譬如央视戏剧频道、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和山东卫视的“戏宇宙”,并且我也慢慢喜欢上了戏剧。


两个人看电视,一边看着一边讨论。老伴常常分不清戏里戏外,看到坏人得势、好人受气,恨不得自己下场,帮好人把坏人踢两脚。老伴看电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记演员的名字,不过很多时候张冠李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们的记忆都大不如前,常常记不住或记不全演员的名字,不是忘了姓,就是忘了姓后面的字,而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做到互补。


不过我最近已经慢慢意识到,看电视时间太长耽误工夫,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还耽误阅读写作。尤其是看着书橱收藏的那些书籍,有好多自己还没来得及读呢,实在对不起它们。于是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改变这一成不变的生活,多些选择,让自己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这样对自己的身心都有好处。其实女儿也早提示过,就是我的爱好和生活过于单一,缺少生活情趣。


年近方知岁月浅。时间过得快,日子不禁过。不过我觉得这总比度日如年好,因为我经历过那样的日子,而且不止一次。冬至当日回,天短到极限就会慢慢变长。其实时间过得快,并非什么坏事,而是说明心无挂碍;日子过得快,说明日子过得舒心。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要在新的一年里多读点儿书,即便写不出精品,也要多写几篇有力度、有分量、有新意的文章,否则对不起这个时代和大好时光。对我来说,也只有写作才能延缓衰老。作家莫言说:“用写作,我可以挽住岁月的车轮。写作,是我与时间抗衡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者是可以忘记自己的年龄的。写作着的人,身体可以衰老,但精神可以永远年轻。”不过,动手写起来,就又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天短,时间过得快,日子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编辑: 马润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