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生日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5-01-10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马润涛


时代不同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过生日的人也越来越多起来。


小寒前一天,是小外孙女艺萱的八岁生日,女婿为了小女儿的总角之宴,提前订好了酒店。房间是酒店最大的,一张大餐桌能坐十四五个人。冬至那天曾来过这里,感觉菜品和室内装饰都不错,尤其是墙上那个大屏幕,能播放影像和音乐。大概女婿看中的正是这一点,为了播放他为女儿制作的图片视频。


两家人基本上到齐了,就缺我的大外孙女小雨,她正在上海一家学院读大二。这次聚餐的主题是为艺萱庆生,小公主一早穿上了节日盛装,眉里眼里都是喜悦。不过这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倒是矜持,举手投足得很有分寸,并且愿意把自己的喜悦与大家分享,尤其是她姐姐艺婷和哥哥弟弟。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为了给艺萱庆生,她爸爸专门为她制作了一个视频,主题是成长。妈妈给艺萱订了生日蛋糕,姥姥给艺萱买了生日礼物,太奶奶还给曾孙女一个红包。酒店为艺萱准备了生日面,并为孩子举行了一个小仪式,大家一起唱了生日歌,接下来服务生还与艺萱一起跳了一支舞。看来这支舞艺萱并不熟悉,她只能跟着比划。其实艺萱的舞跳得很好,有时候到我家还主动表演给我和她姥姥看。艺萱天资聪颖,兴趣广泛,不仅跳舞得好,歌也唱得好。艺萱感情丰富,特爱表现,在生日宴上,我忘了她唱的什么歌了,她奶奶听完后激动地说:“您注意到没有?小萱唱歌时眼里含着泪。”是的,我也注意到了,且触碰到了我脆弱心灵。孩子最懂事了,那一刻她定是想起了疼她呵护她的亲人。艺萱她们这一代人是在甜水里泡大的,从生下来就没受过一点罪、吃过一点苦,可谓是“金色童年”。我和亲家坐在一起,我感慨地对亲家说:“孩子们现在太幸福了,比比咱们小时候,人到中年都没过过生日。”亲家表示认同,说:“是呀,没法比,小萱爸爸这么大时还没过过生日。”孩子表现很出色,小小年纪就知道感恩,当艺萱在仪式上说:“爸爸妈妈辛苦啦”时,我的心一热,感动得差点流了泪。


席间女婿播放了为艺萱制作的视频,把生日氛围烘托得更加浓厚。视频画面非常精美,再现了艺萱从牙牙学语到能歌善舞的成长历程。童年,是人生路上的第一站,也是人生之路的奠基石。俗话说,从小至大,三岁看老。因而,对一个孩子来说,基础教育非常重要,第一场人生教育就是生日课。我相信,大家在看艺萱成长视频时,一定也会唤起自己对童年的回忆。那一刻我想,我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其实我早已用文字作过回答:《苦乐童年》。从文章里应该看得出,我的童年是苦乐参半。不,还是乐多于苦,尽管经历过经济极度困难时期。至于过生日,那时不仅自己没想过,父母也从未提起过。


那么,我是什么时候开始过生日的呢?这件事之前好像说过,我是五十岁过的第一个生日。那一年,也是我的初寿。说来也巧,那是个星期天,朋友相约中午小聚,闲聊时朋友问起我的年龄,意思不言自明,就是我还能干几年,当时已经实行科级干部52周岁内退。我对朋友说:“巧了,今天就是我50岁生日。”大家一听都乐了,说,太好了,今天大家陪你过。说着有一个朋友放下酒杯就往房外走。我猜他是上卫生间,但没多大一会儿却提来一盒蛋糕。那天我太开心、太高兴了,为感谢朋友的祝福和陪伴,我喝高了。


农村人不注重过生日,尤其是为孩子过生日。其实是有原因的,除了风俗习惯的问题,就是经济上还没那么宽裕,特别是在80年代之前,就是因为穷。父亲活了八十八岁,一生没正式过一次生日。而每每想起这件事情,作为儿子我总有一种负疚感。其实在父亲八十岁之前,我这个粗心的儿子,根本不知道父亲的生日是哪天。有一年,父亲跟我在城里过年,在吃年夜饭时我突然问起父亲的生日。父亲笑着说:“今天就是我的生日。”我非常吃惊,心想怎么会这样巧。怎么给父亲过生日呢?蛋糕是来不及买了,只能借吃年夜饭给父亲敬上一杯酒,可父亲不擅饮酒呀!最后只能和孩子们一起向父亲祝福。我当时就想,自己不孝,亏欠父亲的太多了,下一个生日一定给父亲好好过。


事后我才知道,下一年的除夕正是父亲八十岁的诞辰。于是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和弟弟,计划正儿八经给父亲做一次寿。为了给父亲做寿,我委托朋友找了两位书画家,请一位画了一幅“松鹤延年”中堂,另一位写了一副大红寿联。还是朋友,帮我把书画装裱好送到家里。然而,就在我筹备给父亲过生日的时候,父亲说什么都不愿意。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因为他的生日是除夕,怕耽误大家过年?因为他从来都不愿麻烦别人,即便是自己的儿子?不过我并没打算在除夕为父亲做寿,而是想安排在春节前几天。后来听了叔的话才恍然大悟,原来农村的老人大多不愿意做寿,怕寿添不了,反而还会早走。因为有这样的事例,某老人就是在做寿后不久走的。在接下来的七年里,由于种种原因就再没有给父亲过生日。


我发现眼下除了给老人和孩子过生日,青年人和中年人过生日的也不多,大多是借给孩子过生日,全家乃至亲朋聚一聚,给庸常平淡的日子添些滋味。其实给孩子过生日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不但可以记录孩子的成长历史,而且还可以进行一次感恩教育,让孩子懂得生命的意义,知道自己的生日,也是母亲的难日。不过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就是不要太娇惯着孩子,场面不要搞得太铺张奢侈。


我第一次写生日,其实当时并没有过过生日。那年在师专学习,学校开展国庆征文活动,于是联想到自己的生日。我是新中国成立两个月后出生的,故而一直把自己看作共和国同龄人。那一刻我的灵感来了,遂写了一首诗,题目就是《生日》。后来该诗被评为征文二等奖,当我捧着奖盘走下领奖台时,有的同学还向我伸出了大拇指。现在时间虽然过去近四十年了,但每逢生日我还会忆起当年的事。只是我已不再年轻,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不愿意过生日了。不过为了不扫孩子们的兴,并且也借机享受一下天伦之乐,生日还是要过,有时候在家过,偶尔也去酒店。


编辑: 马润涛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