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苏州评弹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5-08-16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王琦琦


一日午后,天蓝,水幽,风淑,我终于寻到了苏州平江路上有名的评弹馆,点了杯碧螺春,一碟江南点心。评弹,如昆曲一般,是这个城市的灵魂。前来的看客大多是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潮流的装扮与传统碰撞,竟分外迷人。


那穿灰青长衫的男子外形俊俏,气质温润,手持一把三弦,谈吐幽默,自嘲有观众称他是拉二胡的。他唱《剑阁闻铃》一张口惊艳四座,让人倒抽凉气,声音时而沙哑沧桑,时而石破天惊,时而性感磁性。唱《枫桥夜泊》嗓音浑厚,愁绪浓厚似古槐,有黄土大地般的寂寥和雄厚。


有女子款款而来,穿青花旗袍,一张贞静的脸,怀抱琵琶。第一首就是《秦淮景》,她朱唇轻启,秦淮的水泛着银光从琵琶弦上倾泻而出,十里秦淮今犹在,六朝春梦了无痕。桨声欸乃,灯影摇曳,画舫如织,载着六朝的繁华与风月。听《声声慢》,一片柔软潮湿的绿染满心底,那绿顺着芭蕉叶淌下,雨水痴缠着绿,冷冷清清的破碎感。有关于江南情韵的怀想,有心底冷清的浅伤。


午后的评弹馆柔光辉映,千回百转,如泣如诉的软语从窗棂里淌出去,染着苏州河城,姑苏的艳与寂是这样染来的吧,对,还有灵气。


苏州评弹就是:销魂。听不懂但不妨碍它能把人的前世今生勾出来,七情六欲沾着湿漉漉的桂花香从缝隙里钻出来,妖娆地在空气里舞动,似妖似幻。人变得更多情,更敏感,更惆怅。恍恍惚惚想在姑苏城里枕着评弹入眠,梦里前世来生都能到,谁的梦里都能飘入,流金岁月,金戈铁马,红尘客梦。亦真亦假,是梦还是现实,何必执着?


人,有时候需要在靡靡之音里沉醉,做梦。偶尔遇见内心里的真我与灵性。


平江路上评弹曲余音缭绕,在绿水里泛起涟漪。感觉一定会有一个江南女子,等了那个如松似玉的男子几生几世,她每天当窗理云鬓,穿不同颜色的旗袍,姑苏城里的琵琶声一年又一年,芭蕉又一年落雨,所有人都说不要等了啊,可她还是要等,她知道他会来。


听评弹,感觉同是红尘悲伤客,莫笑谁是可怜人。我竟迷恋这些沧海桑田的声音,还有那些评弹中的故事,有慈悲、有欢喜、有逝水流年、有寻常百姓。


有“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惊;有“浮生如梦亦如烟”的禅意;有“一向发娇嗔,碎挼花打人”的美人娇憨;有“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凄悲。


评弹是把故事里的情感分解了,掰开了揉碎了,缓缓流淌到魂里去。情感张力十足,让人在时间与空间里恍惚,心旌荡漾。那琵琶轻拢慢捻着,家国山河,风月传说……岁月长河里,时间不值得纪念,有意义的人和事物才值得。一把琵琶语,让人唏嘘落泪。一首又一首,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把时光弹碎,时间经不起细细打量,直让人眼里添了风霜。


时间流逝了,爱与美好依然在。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传说。


编辑: 王琦琦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