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家山千里赋诗情———任泽健作品概览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5-09-04  浏览量:  栏目:荆泉

作者:段修桂


1982年,我从济宁师专毕业分配到滕县二中,忝列于学校语文教师团队。不久我发现,经常有一位戴着眼镜、外表文弱的高二年级学生前来办公室找朱绪龙先生批改作文或诗词习作,请教探讨有关文学写作方面的问题。朱绪龙先生其时担任我们语文组的组长,语文学科带头人,同时也是享誉滕州教育文化系统的著名诗人、戏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朱老师既循循善诱又高屋建瓴,开导启发该学生的写作思路,我这个初涉教坛的新手听了也颇受教益。后来知道这位学生名叫任泽健,因为我们之间年龄差距不太大且有着相似的文学爱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逐渐深入的交流,我们成了亦师亦友的知交。1984年,泽健参加高考,考上了枣庄师专,毕业后分配回滕州,先后从事教师、报社记者和编辑工作,婚后则调到了爱人的家乡——距离滕州两千里之遥的浙江平阳,在那个坐落于鳌江之畔的美丽小城工作、任职、创作、定居生活至今。


作为一位卓有建树的作家、诗人,泽健无论在滕州还是在平阳,无论在教坛还是在报社、在政府机关,总是孜孜不倦,笔耕不辍,从未停止对于文字的热爱和追求。故乡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涵养了泽健知书好礼的传统美德,型塑了他慎思、进取、向善的三观,而素有“东南小邹鲁”美誉的浙江平阳,山清水秀的吴越风光,历久不衰的鼎盛文风,又进一步提升了他作品的灵气和境界。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无论在故乡滕州还是在浙江平阳,泽健的文学作品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的诗文时见于两地的平面和网络媒体,并拥有了一批忠实的读者。几十年来,泽健在国家、省市各类媒体包括《滕州日报》发表诗歌、散文300多篇,并择其精华撮要结集为《谁的江南》《听父亲说往事》《这里或别处》《任泽健的诗》等,分别由国家或省级出版社正式出版。由于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泽健先后担任温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平阳县文联兼职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等职。


滕州是泽健的故乡,这里有抚养他长大成人的年迈的父母,有给他插上知识翅膀的母校、恩师,有朝夕相处的同事、同学和好友,他的老家附近即是具有7000年悠久历史的北辛文化遗址。可以想见,当年泽健离开家乡,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追求一种全新的生活,这不仅需要有一种义无反顾的勇气,大概也会有一番内心的激烈挣扎。所幸来到人文荟萃的美丽的浙南小城平阳,作为一个纯粹的北方人,并没有一般人所难以回避的违和感,泽健很快适应了这里的气候,融入了这里的工作环境,与周围的同事及文友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了美满温馨的婚姻家庭生活,这一切都为泽健的诗文创作提供了必要而良好的先决条件,从而使泽健能够以敏锐深邃的目光,来观察“这里”或“别处”不一样的风景及人文世故,体悟抒发别样的内心感受。


泽健的人生足迹,也是泽健走过的文学之路。所行之处,洒满了他的人生记忆。初览泽健的作品,尤其是《这里或别处》《任泽健的诗》,以时间为轴,以空间为面的叙事体例,在不断变换的时空里,总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愁。从古至今,文人抒发思乡之情,似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是“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里面都包含有诗人作家强烈的家乡情怀。乡土乡音乡情,已经深深根植镌刻于他们的记忆,成为永志不忘的初心。前不久,泽健发表于《滕州日报》“荆泉”副刊的《终生携带的乡音》里,就表达了这样的鲜明的主题。长期生活在“吴侬软语”环境里的作者,某一天在杭州听到来自北方家乡人的乡音,是那样的亲切!因此感叹到:乡音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生命记忆,与生俱来,又终生携带。诚如所言,人,一旦离开家乡,便会生出故乡情结,越远越浓,愈久愈烈,无论离开多久,离开多远,故乡的回忆都是萦绕在心间,甚至为之沉醉。泽健正是有了这样的情怀,才有了苏词“此心安处即吾乡”的恬然淡定,才可以将对于千里之外的家乡的礼赞和对亲人师友的思念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泽健首先是诗人,他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自然蕴含着富于音律节奏的诗情画意,充满着哲理美学。正如一位浙江平阳的读者所说,任泽健是制造陌生语言和奇特之美的高手,他在意象上注重巧妙的组合与粘连,用繁复的意象,营造出让人惊异的效果。诗句中不自觉地流露出质朴、执著、深沉的气息,唯美而灵巧,精细富有质感,给读者带来一种新颖的审美感受——这绝不是溢美之词,相信每一位阅读泽健诸多带有自传色彩诗文的读者,不仅可以从中映照出自己人生的影子,也可以直接感受泽健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诗意美。作家的情怀是作品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灵魂。面对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作家都是在用心观察感悟、用心构思写作。泽健的诸多诗歌散文,自然不是单单写了乡愁,还有滕州、平阳以外的游记,还有他在寻常生活里的感受、思考,这些作品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太过浓厚的政治色彩,但我们能时时感受到泽健体现在作品里的一片纯真,一片深情。滕州、平阳文坛,因有了泽健的参与,从而增添了一片生机,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编辑: 段修桂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