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六基百团”齐发力 立德树人育贤良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10-21  浏览量:  栏目:城事

       近年来,龙阳镇学区以办“有温度、有健康、有亮点、有质量”的龙阳教育为宗旨,把“六基百团”建设作为全环境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来抓,在增强“五育”融合和提高困境儿童公益托管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使全环境育人在龙阳这片教育的热土上开花结果。


    聚焦社会关切 谋求优质发展


    一是全域规划,解决热点问题。围绕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龙阳镇“六基百团”建设发展规划》,出台保障措施42项,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当前,以青少年食育实践基地和科技馆为代表的基地建设达到6处,辐射全镇各中小学和幼儿园,形成了完整的组织体系。

    二是合理布局,推动特色发展。学区以“六基百团”建设为主抓手,优化布局,拓宽载体,先后创建青少年食育实践基地、中药材种植实践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廉洁教育基地、学雷锋教育基地等六大教育实践基地,以六大基地为平台,积极开展“一校一品”社团活动,打造了100个“精品社团”。目前,各校自选开设社团达到了196个,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六基百团”特色发展局面。

    三是以赛促练,巩固活动成果。学区充分利用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各校举行社团活动艺术展演,让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在展演中得到提升,在展演中洋溢自信。截至目前,已累计举行展演12次。


    实施“五育”并举 促进健康成长


    一是德育厚培思想。每一个基地都出发于实践,落脚于教育,在食育实践基地提出了“食之有味、育之有慧”的食育教育理念和“以德为先、以技为本”的育人要求,用信用积分量化、星级评定的管理模式,鼓励孩子们争做美德少年,培养孩子们从善的美德。

    二是智育厚植知识。以科技馆和上司堂小学国防教育基地为平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热爱科学、情系国防的美德。

    三是体育强健体魄。依托学校足球、篮球、乒乓球、柔力球、呼啦圈等社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课程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锻炼的美德。

    四是美育提升素质。依托食育实践基地,通过手工制作、茶艺学习,品鉴食品艺术之美,提高美育水平,培养学生匠心制作的美德。

    五是劳育涵养品行。通过学生全程参与整地、种植、管理、采摘、烹饪等劳动流程,培养他们爱劳动、惜成果的美德。


    细化爱心服务 提升托管水平


    今年年初,龙阳镇学区针对全镇部分困境儿童节假日无人看护、安全无保障等实际情况,以食育实践基地为依托,创建了“龙山快乐成长营”。成长营共有教师志愿者31人,利用节假日公益看护76位孤困、留守儿童,并充分利用19个社团活动室,对孩子进行生活技能培训。

    开营后,志愿者为孩子们换上了统一的服装,配备了必需的学习用品。每逢周末、假期,志愿者就把孩子们接到营地,开启一天的义务托管服务。志愿者根据需要,给孩子们开设了烹饪、雕刻、手工煎饼、豆腐制作、戏曲等19个兴趣社团,让每个孩子都能学到一技之长。

    遇到节假日,志愿者还会带孩子们开展研学活动,引导孩子们开眼界、育品行。闲暇时间里,师生们一起在营地开展劳动实践,孩子们全程参与平地、开沟、种植、管理等劳动流程,提高了“劳育”水平,让孤儿不“孤”、困境不“困”,确保了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躬耕“六基百团” 花开香透满园


    一是教育教学成果丰硕。通过“六基百团”建设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特别是成长营的孩子,从最初的自我封闭、不服管理,发展到现在的活泼开朗、彬彬有礼,并均有一技之长:调皮顽劣的张义成了“豆腐小哥”,内向腼腆的刁若涵成了“故事大王”、挑食懒散的邵梓涵成了“小厨神”……

    二是各级领导纷至调研。原十五军空降军副军长周继光将军、山东省通信管理局沈永涛局长以及枣庄市委宣传部、滕州市委宣传部、市教体局、市妇联、团市委、市民政局等部门领导先后到基地调研、指导。

    三是主流媒体竞相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电视台、《大众日报》以及枣庄、滕州主流媒体对龙阳镇社团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成长营等进行了26次报道,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今年7月,龙阳镇学区主任刘真标应邀参加全国13部委举行的关爱未成年人启动仪式并作典型发言,并被省教育厅聘为“全环境立德树人”讲师团成员。

    四是社会满意度创新高。“六基百团”项目被评为滕州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品牌项目”,食育基地被省教育厅评为劳动教育先进单位,科技教育基地被定为枣庄市重点培植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正在参评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龙阳教育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在近期的满意度调查中,龙阳镇教育满意度在全市获第一名。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