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2024年冬至是几月几日?其特点和风俗有哪些?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12-16  浏览量:  栏目:城事


  冬至大如年,这是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来,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按照农历的推算,冬至是在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那么,冬至是几月几日,冬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


冬至是几月几日

2024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7点20分20秒,星期六,农历十一月二十一。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图片


冬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冬至节气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的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小‌。

‌2、气温走低气候寒冷‌:冬至期间,气温普遍下降,尤其是西北高原地区平均气温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在6℃至8℃左右。冬至开始“数九”,标志着进入最寒冷的阶段‌。

3、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4、气象变化‌: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但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三九、四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

图片


‌冬至节气的风俗‌则包括以下几种:

1、祭祖‌:冬至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早上准备好祭祀用品,祭拜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祈求来年的好运和丰收‌。

2、吃饺子‌: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俗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3、吃汤圆‌:在南方很多地区,冬至这一天要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因此汤圆又叫“冬至圆”‌。

4、吃腊肉和喝冬酿酒‌:在大雪时节做的腊味和入冬后酿的糯米酒,在冬至前后刚好可以享用‌。

5、九九消寒‌:从冬至开始,每九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数到81天时,便是“九尽桃花开”‌。

6、赠鞋帽‌:在冬至时节,有赠送鞋帽的习俗,寓意着祝福亲朋好友身体健康‌。

这些特点和风俗不仅体现了冬至节气的气候特征,也展示了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的庆祝方式和传统习俗。



来源:枣庄气象

编辑: 金峰光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