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健康科普 |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入场券吗?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4-12-20  浏览量:  栏目:城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医生,我这胃镜报告单上都诊断萎缩性胃炎了,是不是下一步就成胃癌了,我该怎么办?”

门诊上经常能遇到病人拿着胃镜报告单,神情极为紧张的这么问,那么慢性萎缩性胃炎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下面让我们一步步揭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神秘面纱”。

图片


一、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由于炎症等破坏原因导致胃固有腺体的减少,并不是胃的体积缩小,常伴有肠腺上皮的化生和/或异型增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

图片


二、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有或没有症状,单纯依靠症状是无法诊断的。可能出现的症状有:上腹部隐痛、胃胀、嗳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表现。因此,如果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萎缩性胃炎,就需要做胃镜检查。胃镜下肉眼可见胃黏膜色泽异常,以红白相间,白色多见,黏膜变薄,正常情况下看不到的血管这时也可以看见。此外,活检病理可提示固有腺体萎缩、肠化甚至不典型增生。如果怀疑为自身免疫导致的萎缩性胃炎还应检测血清胃泌素、维生素B12水平和相关自身抗体(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


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率高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率在不同地区中差异较大,在胃癌高发的东亚、东欧、南美等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我国自开展纤维和电子胃镜检查以来,检出率占胃镜受检病人总数的7.5%-13.8%。总体来说,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从世界范围来看,慢性萎缩性胃炎均呈现出老年人高发的现象,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国际卫生组织调查发现,20-50岁患病率仅12%左右,而51-65岁则高达52%以上。也有学者认为认为胃黏膜萎缩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一种“器官老化”现象。


四、患有萎缩性胃炎一定会得胃癌吗?


很多人看到说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病变,非常担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但有发生胃癌的危险。有报道慢性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有异型增生时癌变率更高。但绝大多数病情稳定,通过良好的控制和及时的筛查,胃癌是“可防可控”的。


五、患有萎缩性胃炎后该怎么做?


已经萎缩的黏膜很难恢复正常,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进展、减少癌变、减轻症状。找到病因,最常见的罪魁祸首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可以接受根除治疗的人群,进行除菌治疗,控制进一步恶化。还有一些其他破坏因素(烟酒、腌制刺激性食物等)、遗传因素、胆汁反流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控制进展。


六、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安排定期复查?


一般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无显著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3年复查1次;中-重度萎缩伴有肠化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每1年左右复查1次,不伴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的可酌情安排;中-重度萎缩伴轻-中度异型增生者缩短至每6个月左右复查1次;重度异型增生患者应立即确认,证实后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

最后,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战术上藐视,战略上重视。绝大多数患者病情都是稳定的,不会进展为胃癌;即使确诊为中-重度的肠化和异型增生,也不要担心,只要定期监测,及时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早期发现恶变迹象,早期干预就可以。



来源:市中医医院

编辑: 金峰光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