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5-01-06 浏览量: 栏目:城事
昨日小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冷气积久而寒,小寒的特点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更冷,在北方有“小寒胜大寒”一说;但对于南方部分地区,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中国北方地区小寒比大寒更冷,是因地表“余热”相对较少,至小寒时已释放殆尽,使温度降至最低。而南方地区地表相对较热,其“余热”至小寒节气尚未释放完毕,至大寒则地表“余热”散尽,气温方降至最低。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小寒时节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小寒时节,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雉鸲(qú)”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节气中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喝“腊八粥”。腊八粥是传统保健食品,含有各种粗粮、豆类、坚果、水果干等,富含多种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对于控制血糖血脂、减肥都有积极意义。小寒之后不久的腊八节也是要喝腊八粥的,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又可以驱赶寒意,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俗话说:小寒大寒,准备过年。生活上,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有铜钱形、梅花形、文字形等多种,从冬至开始,每天描一个笔,等到八十一天过后,这一副九九消寒图就大功告成了。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蜡梅因为在腊月里开花,被人们误写为“腊梅”。小寒时节,蜡梅花开始绽放,小巧而不起眼,却散发着浓郁的幽香,深为人们所喜爱。
在广州,小寒早上有吃糯米饭的习俗。人们认为糯米含有的热量比大米高,在寒冷的冬天吃可以为自己的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
来源:鲍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