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传媒客户端
2025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来源:上善传媒  日期:2025-02-08  浏览量:  栏目:城事

小麦春季管理是小麦种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 直接关系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针对冬前小麦苗情特点,春季麦田管理应以“促弱控旺、促根增蘖、培育壮苗、保蘖成穗”为主攻目标,切实抓好镇压划锄、分类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倒春寒”预防,夯实小麦单产提升基础。

一、镇压划锄,增温保墒促苗早发

镇压可压碎坷垃,沉实土壤,减少水分蒸发,促进土壤与根系密切接触,是增温、保墒、抗旱、控旺的有效措施。对吊根苗和土壤暄松地块及旱地麦田,应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对长势过旺麦田镇压,抑制地上部生长,控旺转壮。镇压应掌握“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压轻不压重”原则,即:土壤墒情适宜或不足的地块要抓紧镇压,过湿地块不宜镇压;土壤暄松地块应镇压,未解冻地块不宜镇压;对晚播麦要轻压不要重压,避免出现机械损伤。镇压过后,应配合进行划锄,使土层上松下实,增温保壤,消灭越冬杂草。

二、分类管理,科学运筹肥水

因地制宜,分类管理浇好水,做好春季肥水管理。

图片

(一)三类麦田。三类麦田的群体为每亩小于60万。三类麦田群体小,分蘖少,春季田间管理应以促为主。应“早划锄、早追肥”,一般在早春表层土化冻2厘米左右开始划锄,增温促早发。墒情适宜麦田,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早借墒追肥;墒情不足没浇越冬水及弱苗麦田,建议在土壤化冻后立即浇水施肥。每亩施纯氮4~5公斤(尿素约8~10公斤),到拔节期每亩再施纯氮4~5公斤(尿素约8~10公斤),以增加亩穗数,促进穗分化,增加穗粒数。只要墒情尚可,都应避免在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延迟小麦生长发育。

(二)二类麦田。二类麦田的群体为每亩60~80万。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促进春季分蘖、提高分蘖的成穗率。一般应在小麦起身后期3月上中旬进行浇水施肥,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纯氮7~9公斤(尿素15~20公斤)。

(三)一类麦田。一类麦田的群体一般为80~100万。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肥水后移、促蘖成穗。对地力水平较高的麦田,要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以获得更高产量;对地力水平一般的麦田,要在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一般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纯氮7~8公斤(尿素15~18公斤)。

(四)旺长麦田。旺长麦田的群体超过100万。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以控为主,抑制无效分蘖,防止后期倒伏。

1.镇压。镇压可抑制无效分蘖发生和基部节间过度伸长,调节群体结构,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是控旺苗转壮苗的重要技术措施。旺长麦田要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进行镇压。旺长严重地块可每隔7~10天镇压一次,力争镇压2~3次,再次镇压时,方向应保持一致。

2.喷施化控剂。对于没有镇压设备或者镇压控旺效果不佳的麦田,可在小麦起身期前后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稀效唑等化学控旺药剂,抑制基部节间伸长,促进根系下扎,控制植株过旺生长,防止生育后期发生倒伏。应注意要在小麦拔节期一周进行打药化学控旺或全田镇压。

3.因苗肥水管理。对于有“脱肥”现象的过旺麦田,可在起身期追肥浇水,防止旺苗转弱苗;对于没有出现脱肥现象的过旺麦田,应进行肥水后移,一般在拔节后期亩追施纯氮7公斤左右(尿素15公斤左右)。

(五)旱地麦田。旱地麦田没有水浇条件,应在早春土壤化冻后抓紧进行镇压划锄,提墒保墒。对于苗情较弱的旱地麦田,可在土壤返浆后,借墒追肥,促苗早发;对苗情较好的壮苗麦田,应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间借雨追肥。一般亩追施纯氮6公斤(尿素约12公斤)。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在氮肥中配施磷酸二铵,促根下扎,提高抗旱能力。

(六)受冻麦田。对因遭受冻害导致叶片受损的麦田,要在早春适时划锄,去除枯叶,改善麦田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新生叶加快生长;土壤解冻后应及时追肥,一般亩追施纯氮7公斤(尿素约15公斤),缺磷地块亩施氮磷复合肥20公斤左右,促进麦苗早发快长。

三、精准用药,早抓严控病虫草害

返青拔节期是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根茎部病害的侵染扩展期,也是麦蜘蛛、麦蚜、地下害虫等虫害的常发期。应密切跟踪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及早备好药剂药械,科学预测预报,搞好专业化统防统治,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

图片

(一)病害防治。防治纹枯病、茎基腐病,可在返青期选用丙硫菌唑、丙硫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叶菌唑、氰烯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氯氟醚菌唑等单剂及其复配制剂等喷雾,施药器械尽量采用自走式高架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器,施药时应注意调低喷头高度和方向,适当加大用水量,重点喷小麦茎基部;注意提前做好小麦条锈病等重大流行性病害的预防控制。

(二)虫害防治。防治麦蚜,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等药剂;防治麦蜘蛛,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药剂;对于播种时种子未经处理的麦田,返青后地下害虫为害死苗率达10%时,可结合锄地用辛硫磷配成毒土撒施。

(三)化学除草。小麦返青以后要适时开展春季化学除草。早春气温波动大,喷药要避开倒春寒天气,喷药前后3天内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日最低温不能低于0℃,白天喷药时气温要高于10℃。要根据麦田杂草类型,分类科学选择防控药剂,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方法喷施除草剂,避免随意加大剂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

四、及早准备,科学预防“倒春寒”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我市小麦早春常发灾害。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预警预防工作,努力减轻灾害损失。预防早春冻害可在降温之前灌水,调节近地面小气候,减轻早春冻害对麦田的影响。若发生早春冻害,要及时进行补救:一是及时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追施速效化肥,一般每亩追施纯氮4~6公斤(尿素8~12公斤)左右,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二是及时适量浇水。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平衡植株水分状况,使小分蘖尽快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三是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保障小麦成穗数,稳定粒重,减轻受冻损失。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 金峰光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滕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16606329266)

分享至:

上善传媒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