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2月3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这个充满生机的节气名称,常常让人误以为春天已经到来。但实际上,立春并不等同于气象学上的入春,立春并不一定意味着天气马上就会变得温暖宜人。





在气象学中,春天不是一个简单的日历概念,而是一个由温度主导的生命复苏过程。
气象学上对于入春有着明确的标准,春季的划分指标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且小于22℃。其中,滑动平均气温值是以当天和前4天这5个数据为一组求取的平均值,该计算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要更严谨一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掉气温波动的影响。当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大于等于10℃,则从计算这5个滑动值所对应的9天实测日平均气温数据中,选取第一个达到入春指标的日期,作为春季起始日。
这个标准是根据植物生长规律和人类活动需求制定的。10℃是大多数植物开始生长的温度界限,也是人们户外活动明显增多的气温节点。

在我国,由于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入春时间差异很大。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气温回升较快,往往在2月中下旬甚至更早就能满足入春标准;而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漫长,入春时间则相对较晚,可能要到3月甚至4月才会真正迎来春天。
以下是我省16市市区常年和2024年的入春时间。
山东各市常年入春时间
数据来自山东省气候中心

立春到入春 气温多起伏
在立春到入春这段时间里,天气变化较为复杂。一方面,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冷空气势力仍然较强,频繁南下,导致气温波动较大。这种冷暖空气的交替影响,使得这段时间的天气时而寒冷,时而温暖,让人感觉仿佛在冬春之间徘徊。比如,有时候气温会突然升高,给人一种春天已经来临的感觉,但没过几天,又会有一股冷空气来袭,气温急剧下降,让人重新感受到冬天的寒意。
因此,公众需及时关注最新天气信息,根据温度变化合理调整着装,适当“春捂”。


来源:山东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