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与归经】味甘、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辛、平,性微温,性善升散。可通过辛散宣肺的特性而发挥其“苦泄”作用,可谓升中有降。不管是外感还是内伤所致的寒热虚实之咳嗽,桔梗都能发挥出其宣肺止咳的作用。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主治病症】
1、外感咳嗽,咽喉肿痛;
2、肺痈吐脓,胸满胁痛;
3、痢疾腹痛。
【用法与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胃、十二指肠溃疡者慎服。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产地】主要产于华北、华东、华中各省以及广东、广西(北部)、贵州、云南东南部(蒙自、砚山、文山)、四川(平武、凉山以东)、陕西等地区。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真假、好坏鉴别】
真假桔梗:
正品:正品桔梗的根通常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有光泽,颜色为白色或淡黄白色。表面有皱缩的纵沟,尤其是下部更多,还有类白色的皮孔样根痕。质地坚脆,易折断,断面略带颗粒状,有放射状裂隙。皮部较窄,形成层显著,淡棕色,木部类白色,有棕色环纹较明显,中央无髓。气味微弱,味道微甜而后带点微苦。
伪品:伪品桔梗多为丝石竹的干燥根,外观多呈圆锥形或长圆锥形,表面为棕黄色或灰棕黄色,有扭曲的纵沟纹。体轻,质坚实,切开断面与桔梗不同,有棕白色相间的纹理,无棕色环形纹,形成层不显着,可见异型维管束2~3轮。伪品桔梗的气味微弱,味道苦涩而辣。
好坏区分:
A、看形状:优质桔梗有“芦头”、“芦碗”、“菊花心”层环状明显,淡棕色,皮部白色至类白色;而劣质混淆品无上诉特征,且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裂隙多。
B、闻气味:优质桔梗具有淡淡的清香,没有其他异味;而劣质桔梗气味微弱,或带有刺鼻味道。
C、尝味道:优质桔梗口尝味道微甜而后带点微苦;而劣质桔梗口尝麻舌,唾液起泡沫。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桔梗具有较好的祛痰、镇咳、解痉、镇痛、解热、扩血管、抗过敏、抗溃疡、抗炎、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降胆固醇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咽喉炎症和肺部疾病。此外,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桔梗中有效成分桔梗皂苷具有较强的溶血作用。
【临床配伍应用】
1、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
本品辛散苦泄,宣开肺气,祛痰,无论寒热皆可应用。风寒者,配紫苏、杏仁,如杏苏散(《温病条辨》);风热者,配桑叶、菊花、杏仁,如桑菊饮(《温病条辨》);若治痰滞胸痞,常配枳壳用。
2、用于咽喉肿痛,失音
本品能宣肺泄邪以利咽开音。凡外邪犯肺,咽痛失音者,常配甘草、牛蒡子等用,如桔梗汤(《金匮要略》)及加味甘桔汤(《医学心悟》)。治咽喉肿痛,热毒盛者,可配射干、马勃、板蓝根等以清热解毒利咽。
3、用于肺痈吐脓
本品性散上行,能利肺气以排壅肺之脓痰。治肺痈咳嗽胸痛。咯痰腥臭者,可配甘草用之,如桔梗汤(《金匮要略》);临床上可再配鱼腥草、冬瓜仁等以加强清肺排脓之效。
此外,本品又可宣开肺气而通二便,用治癃闭、便秘
来源: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