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

“家人”是什么?对滕州东沙河街道郭堌堆村的杜传印而言,答案写在了十九年如一日的守护里。“只要我在,绝不能让大哥和小妹没人管!”一句承诺,他已悉心照料妻子患病兄妹十九年。
抉择:要为家里撑起一片天
1988年,忠厚老实的杜传印与妻子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平淡幸福。然而天不遂人愿,婚后不久,妻子的哥哥和妹妹因生活变故受到刺激,先后患上精神疾病。原本知书达理的兄妹俩,一发病就情绪失控,动不动就将家中物品砸得粉碎。
为减轻岳父岳母的负担,工作之余杜传印和妻子一有空就去照顾兄妹俩。岳父病逝后,岳母照顾兄妹俩渐渐力不从心。当时杜传印正在城里从事装修工作,有着不错的收入,但看着岳母有时连喂药都记不清。不顾妻子的劝阻,他还是决定:回来,扛起这个家!
他重修了妻子老家的房屋,搬过来一边靠雕刻手艺谋生,一边精心照料病人。换着花样准备一日三餐,掐着时间喂饭配药,毫无怨言清理满地大小便……最难的时候,岳母住院、兄妹发病、儿女尚小,夫妻俩焦头烂额,却始终相互扶持,这一坚持就是十九年。
守护:十九年如一日悉心照料
照顾精神疾病患者,远不止洗衣做饭那么简单。刚接手时,缺乏经验的杜传印没少吃苦头。
有一次,他做好饭去叫大哥吃饭,叫了两声都没应答,便走上前又叫了一声,没想到大哥瞬间暴怒,一拳重重地打在了他的胸口。没有防备的杜传印顿时两眼一黑倒在地上,好半天才缓过来。后来他了解到,过多的催促会让大哥感到不安,而且容易发病,便特别注意减少催促,尝试用不同方式沟通交流。
观察摸索中,杜传印面对各种突发状况也能沉着应对了。一次他正在做饭,小妹突然背着手出现在厨房门口,警觉的他一边和她聊天一边靠近观察,果然瞥见小妹手里握着一把菜刀。他试了几次想把菜刀“哄”过来,不想这次小妹特别“固执”,舞着菜刀非要帮着做饭。杜传印只好屋里屋外紧跟着,生怕她受伤或伤人,终于趁小妹不注意一把夺下菜刀,此时他的后背也被冷汗浸透了。
多年来,杜传印悉心照料着兄妹俩的饮食起居,他会定期带他们复查,也会耐心听他们倾诉,总能第一时间读懂他们的混乱表达、安抚他们的情绪,成为了兄妹俩最信任的人。
传承:亲情与坚守在下一代中延续
多年来的付出和坚持,让岳母和妻子感动在心,更可贵的是,耳濡目染中孩子们也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担当,读懂了亲情的分量,并将这份守护悄然接续。
杜传印的儿女打小就知道父母不容易,懂事的他们有样学样帮着父母料理家务。成年后更是接过父母肩上的责任,尽己所能守护着这份亲情。
2021年以来,杜传印因积劳成疾两度住进重症监护室,他作了最坏的打算,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两兄妹。而孩子们接过了这份责任。
大哥病情加重时,杜传印的儿子放下手头工作,开车送舅舅去济南就诊,检查陪护、端水喂饭没有丝毫怨言,女儿则留在家里照顾小姨。杜传印住院期间,兄妹俩的吃喝拉撒都是孩子们在照料,实在忙不过来时,儿媳还委托好友做好饭菜送到家里,生怕舅舅和小姨受了委屈。
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让一家人对“亲情”有更多理解和眷恋。妻子早年便将杜传印的奶奶接到身边,一直照顾到老人家97岁去世。在郭堌堆村,提起杜传印一家,村民都会伸出大拇指。大家印象中的这家人善良和睦,两个病人平日里干净整洁,在家里也没闹过大动静,更没在外边发过病。
19年坚守,杜传印用日复一日的付出,诠释了“家人”的真正含义。他说:“在我心里,早就把他们当成我的亲哥哥亲妹妹了。”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最动人的真情。
(大众新闻记者 孟令洋 编辑 张晨 设计 张海飞)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1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