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融媒讯 近年来,级索镇围绕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聚焦群众需求,积极整合阵地资源,凝聚共建力量,以“群众路线”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新动能”,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展示带,让文明实践看得见、摸得着,实现文明实践有力度、群众心里有温度。
以点带面,打造文明实践阵地。级索镇不断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覆盖范围,结合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项目,建设涵盖千佛阁村、坝子崖村、后泉村、郝屯村、前泉村、水磨庄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结合镇域非遗项目、特色产业建设情况,整合七星湖湿地公园、孝善文化馆、斗拱文创基地、红叶书屋、水磨乡情田园综合体项目等文明实践基地,各站点不断延伸,串点成线,以点带面,建成具备理论宣讲、文化体验、亲子游乐、特色餐饮、非遗体验等功能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不断“浸润”着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
突出特色,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该镇以展示带为主线,依托郝屯村“孝善文化”底蕴,厚植乡村文化振兴沃土,通过打造集亲子教育、孝老体验等于一体的孝文化教育基地,实现孝善文化建设与旅游经济双促进、双提升;水磨庄村打造集度假、研学、团建等功能于一体的常态化休闲度假体验地,从亲子游乐到非遗体验,从特色餐饮到四合院民宿,让孩子们与父母一同参与各种有趣和教育性的活动,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和乡村的魅力。同时,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户等评选表扬活动,推动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建设。
群众自治,下好文明实践“一盘棋”。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离不开群众自治力量。级索镇持续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为依托,充分利用各村文明实践阵地元素,以践行主流价值、弘扬传统文化、倡树文明新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目标,形成了随时可达、群众喜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动员吸纳党员干部、文化名人、乡贤、返校大学生等各类群体参与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论是白昼还是黑夜,总会看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们带领村民参与着诸多活动,全民阅读、共画多彩墙绘、布置幸福食堂……全民共治,全民共享,更快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彩篇章。(林鑫 报道)